11月4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抵达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当天,两国发表了旨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惠灵顿宣言》,强调双边将提升政治对话和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合作。宣言不仅标志着由于新西兰25年前的无核政策而严重受损的美新关系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同时也表明美国已决定重返阔别了15年的南太平洋地区。
美国阔别南太15载
南太平洋地区包括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外的12个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国,即库克群岛(Cook Islands),密克罗尼西亚联邦(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斐济(Fiji),吉里巴斯(Kiribati),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瑙鲁(Nauru),纽埃(Niue),帛琉(Palau),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萨摩亚(Samoa),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汤加(Tonga),图瓦卢(Tuvalu)和瓦努阿图(Vanuatu)。除了这些独立国家之外,南太平洋地区还有西方的殖民地或领地,如法属波利尼西亚 (French Polynesia),新喀里多尼亚岛(New Caledonia)和美属萨摩亚(American Samoa)等。
希拉里在开始她为期13天的亚太之行之前就宣布,美国将全面提升与南太岛国的关系。华盛顿甚至决定将新成立的南太援助总部设在由军政府控制的斐济。南太地区两大强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自2006年12月以来一直对政变上台的斐济军政府实施制裁。
南太平洋向来都算不上美国的战略重心之一。美国主要依赖盟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处理南太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对南太表现出一些兴趣,美国随即也更为关注。即便是那时,美国的关注也很有限。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南太地区更无兴趣。南太岛国原本就认为美国忽视了他们,这一印象在冷战后进一步加深。 15年前,也即冷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国务院撤消了太平洋岛国事务办公室,关闭了除驻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之外当地所有美国使馆,撤走了驻斐济的援助机构并减少了对当地区域组织的参与。
美国对南太的发展援助总量在这之后没太大变化,但其援助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三个自由联系国—马绍尔群岛、密可罗尼西亚联邦和帛琉。根据自由联系国协议,三国公民可免签证在美国生活、工作和学习,美国则负责三国的防务。三国都加入了对伊拉克的“意愿联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有数以千计的国民在美国军中服役。美国对南太的援助只有不到百分之十是给非自由联系国的。
美国早在几年前便有意重返南太。华盛顿将2007年定为“太平洋年”。然而,美国感到力不从心,只是将20位岛国领导人请到华府一聚而已,并无实质性政策。
这次美国似乎准备得更加充分。尽管如此,美国依然不大可能有太大的投入,毕竟斐济和南太平洋目前都没有明显的战略价值。即便美国想大干一场,近期恐怕仍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须等到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困境。
中美展开南太博弈
美国重返南太,主要是因为“反恐战争”告一段落,美国得以调整其全球战略,应对世界其它地区的挑战,体现其全球性大国的实力。
美国的战略调整以亚太为中心,尤其是东亚。中国当然是关键因素。美国目前的意图是通过重返东亚和巩固与盟国的关系来达到力量平衡,应对中国的崛起。
美国重返南太并加强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关系也离不开中国因素。但是,就美新关系而言,中国并非是主要因素。美国同澳大利亚是紧密的同盟关系,但与新西兰一直是若即若离。新西兰虽是个只有四百多万人口的小国,却受到国际社会尊重,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远大于其经济实力。美国加强与新西兰的关系,在国际问题上获得新西兰的支持,对提升美国的形象不无帮助。
中国与新西兰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中国眼中,新西兰是个很特别的发达国家:一个西方社会、令人尊重的国际公民、崇尚和平独立的外交政策。中新两国领导人时常提到新西兰的四个第一:第一个结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发达国家;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第一个开始与中国展开自由贸易协议谈判的发达国家和第一个与中国签定自贸协议的发达国家。新西兰在南太的影响力可谓举足轻重,良好的中新关系是中国南太政策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挺进南太,主要是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考虑。经济上,南太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其资源对中国具有吸引力。政治上,北京一直将南太作为与台湾外交竞争的主战场之一。台湾的23个邦交国中,6个在南太,分别为吉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瑙鲁、帛琉、所罗门群岛和图瓦卢。南太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巩固中国作为第三世界领导者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南太岛国也能通过其投票权在国际组织中支持中国,并在诸多问题上站在中国一边,如人权和西藏问题。
中国的南太政策并没太多的军事安全因素。然而,影响力的增加毕竟有战略意义,对美国来说不得不防。故此,美国重返南太可以被看作是大国竞争的结果。
澳新两国面临调整
对南太而言,这是个好消息。竞争将增加国际社会对南太的关注,带来更多的经济援助。国际社会可能会更加重视气候暖化给南太岛国带来的灾难。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来说,这也是好消息。国际社会对南太的援助可以减轻这两个区域大国的负担。
美国可能象过去一样避免在南太担当领导者,而是将这一重任继续留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过,澳新两国势必会加强同美国在南太的合作。
另一方面,斐济的军政府由于得到大国的支持而更加稳固。相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对斐济的政策上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两国一方面要支持民主,一方面又力图维护自身在斐济的利益。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原本就不容易,现在越发困难。澳新两国政府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对斐济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