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彩霞”事件曝光之后,2009年6月教育部下发清查要求,结果一系列冒名上大学事件被揭露出来。一所在校生3万多人的高校,今年6月被清退假学生的人数超过300 人,这真是令人震惊的比例。(南方都市报6月30日)
事实上,大多数假学生并没有像“罗彩霞”事件那样存在明确受害方。没有受害方,没有人检举,于是平安无事,哪怕校方和老师心知肚明。甚至可以下定论,所有冒名读书案中,都有校方或者教师在配合,否则很难想象那些差一两百分的冒名学生,能够与正常考取的学生一起完成学业。即便学生家庭有能力冒名顶替,若无高校教师配合,无力完成学业,领取毕业证有难度,那么冒名读书不仅要花钱,还存在浪费三四年时间的风险,这个风险比走后门的花费更能阻遏家长们的违法动机。且不说,还有冒名学生被校方发现之后清退,甚至惹官非的风险。假如没有校方配合,家长想都不敢想。
教育部只是发通知“要求”校方清退冒名学生,好像全是学生和家长的错,这是不公平的。事实上,校方主动将已发录取通知、但学生未来报到的空缺名额交给某些“经纪人”向社会兜售,这几乎成为半公开的产业链,明码标价。相关高校不但不是被动的受害方,反而是最大受益人,一纸轻飘飘的“要求”不太可能将该产业斩草除根。
目前冒名学生发现较多的高校,多为二三类本科和民营高校。一方面考取学生弃读现象比较多,提供了较多冒名顶替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类学校毕业生的目标雇主只看文凭,不在乎学校声誉。不在乎学校声誉的雇主以公营机构为主。
假如雇主在乎学校声誉的话,学校就给那些不合格的学生发放毕业证时就会谨慎,否则不合格毕业生给雇主留下的负面印象将会拖累整个学校的声誉。学校在雇主心目中的地位,与毕业生就业形势息息相关,就业形势会反过来影响生源质量。生源是高校的原材料,如果原材料质量低劣,必然影响到产品——毕业生的质量,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学校越办越差。这种压力,迫使学校在录取的时候,对考生精挑细选。
唯有雇主不在乎学校声誉,学校才敢于滥发毕业证。教育部对大学录取这一端还能够管一管,对大学毕业那一端根本无能为力,因为专业太多,无法统一考核。学校懈于把守毕业关,于是,只要蒙混过了录取那一关,几乎等于文凭到手。因此,只要存在一个庞大的只看文凭、不计较雇员素质的雇主机构,就会催生一大批录取冒名学生的高校,靠教育部一己之力,根本无力监督。
更何况,教育部又有什么动力监督高校呢?
■余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