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政治势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短短一个月内经历了如此之多的分分合合。新的政党涌现,旧的政党分裂,昔日三党分庭抗礼,今朝政团诸雄并起,政治势力之间的角力进入了战国时代,政治光谱愈趋分散,政治版图呈现碎片化的景象。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2011年1月,香港政治势力的重组,看得人眼花缭乱。新民党闪亮登场,由现任立法会议员、汇贤智库主席、前保安局长叶刘淑仪担纲主席。从建制高官到经历地区选举洗礼,叶刘淑仪不仅逐步完成了自身的政治转型,更把组党的目标锁定在中产阶层。自由党前主席田北俊的弟弟、自由党核心成员田北辰脱离自由党,担任新民党副主席,一退一进之间,增添了新民党的光芒,反衬出自由党的黯然。
反对派阵营分裂不止:近月各种丑闻缠身的社民连,终于正式分裂,前主席黄毓民、陈伟业出走,另组“人民力量”;民主党方面,近30人宣布退党,另起炉灶;公民党领导层换届风波,凸显陈家洛与郑宇硕两派之间的裂痕。
从公民党、社民连的相继登场,到“经济动力”与自由党割席,过去数年间,香港的政治势力已经不断在分分合合中重组版图,选举中也不断涌现标榜立场独立的政治新星。诸雄并起之下,昔日的民建联、自由党和民主党三分天下时代不再,香港的政治光谱愈来愈分散。
政治势力的合纵连横,自然离不开政坛的大气候。2010年政改方案得以通过,香港步入“后政改时代”,各方政治势力加紧布局落子,筹谋选战。步入2011年,区议会、特首选委会、港区人大代表等选举接踵而至,在在牵动各方政治势力的行止。
这种分分合合,也是香港现行选举制度的必然产物。香港立法会议员的地区直选,采用比例代表制和最大余额法。拥有足够政治资源的大型政党,即使每次在参选名单的设定上都费尽思量,却也难保名单上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参选人能够突围而出。这一制度设计本身,在限制了大党发展的同时,为中小政党的涌现提供了适合的土壤——即使是只能拿到10%的选票,也一样有机会问鼎立法会。
政治光谱日益分散,固然避免了某一政治势力独大的局面,但是政治势力间的利益迥异,增添了立法会内多方利益的整合与协调的难度。政府法案在立法会要获得足够票数,港府必须游说不同的政治势力,满足各自不同的政治要求,难度自然愈来愈高。未来如何与立法会内不同的政治团体组成较为稳健的政治联盟,必然考验港府的政治智慧。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后政改时代”政治势力之间的议题,将从民主转向民生,扶贫、抑商、增福利之类的政治呼吁势必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竞争的焦点。你方唱罢我登场,透过政治版图重组的纷纷扰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或许是香港从创富走向均富的深刻社会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