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民进党宣布党内初选民调,蔡英文以微弱优势力压苏贞昌,将代表该党参加2012大选。同一日,国民党中常会提前通过提名马英九竞选连任。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的选举,正式形成“双英对决”局面。4月28日出版的台湾媒体对此进行了各个角度的观察和评点。
《中国时报》以“双英对决 看谁抓得住民意趋势”为题发表社论。文章指出,“马英九、蔡英文都是学者出身、形象接近,蔡英文更有‘女版马英九’之称,但是愈相像的人,也就是愈可怕的竞争对手,可以说,2012这场选战,并没有哪一方有绝对优势,未来九个月,双方阵营必然是寸土必争,失分最少的那一队,应该就是胜选的团队”。
该报社论分析指出,“有执政优势的国民党,现阶段较无内部整合的问题。”而且“马英九发表的‘脚踏实地向前行,台湾一定赢’参选声明中,细数这三年来的政绩,并且率先喊出‘改变已经发生,改革不能中断’的诉求,颇有强化执政优势、以逸待劳的态势。”另一方面,“蔡英文虽然胜出,但是她即将要面对的内部整合,其艰困复杂,可能远甚于惨烈的党内初选”。
文章认为,“未来的胜负关键,仍在哪个党的政策最符合民意趋势。这次大选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两党有趋同的态势……两大党未来提出来的多数政见,必然难以分辨。”“如果说,国民党开始掌握台湾民意的新趋势,并且展开调整;民进党也在转向……民进党深知两岸政策仍是该党的罩门,但是民进党传统的意识形态,却无法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因此在四次政见发表会中,蔡英文都采取战略模糊的态势。” “蔡英文想要胜出,势必要整合全党提出可行的两岸论述。”
《联合报》社论点出“蔡英文的三个罩门”。文章说,“经济政策、两岸政策与人格整合,将是蔡英文总统大选之路上的三大罩门,并归结到对其人格质量的考验。”
文章指出:“进入‘总统’大选后,这类两岸议题及经济议题应当获得彻底通透的辩论,这是蔡英文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因为这将涉及对蔡英文人格整合的评价。就环保政策言,蔡英文自关说国光石化环评的‘行政院’副院长,摇身一变为反国光石化的旗手;又从督促核四赶工的‘行政院’副院长,摇身一变开出了核四不商转及2025非核家园的政治支票。这究竟是真实‘反省’,还是投机‘变脸’?就两岸政策言,蔡英文参与制作的‘两国论’,已在1999年使李登辉陷于内外交迫;难道现在蔡英文还要再一次以否认‘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让国人回到内部痛苦撕裂、外交烽烟四起的李扁时代?再者,蔡英文已在2000年因阻挡陈水扁承认‘九二共识’,而使陈水扁八年走不回他的‘新中间路线’;难道现在还要再一次以‘不承认九二共识’,让国人去领教蔡英文的‘理性让民主更有力’?”
文章最后质问:“如此善变且自相矛盾,蔡英文的人格质量必须禁得起民意的深究。蔡英文的优势是形象清新,但形象清新并不等于人格整合;当社会评价逐渐开始思索蔡英文的人格质量,并引发议论及质疑,选战的主轴或许将会由操作面,转向基本面。蔡英文赢了初选,此时却是修补政策矛盾及填充人格缺口的开端。”
《联合报》记者李光仪在“直言集”中指出“马连任4大挑战”。这篇署名文章认为,“展望明年‘总统大选’,马‘总统’的连任之路已不可能走得轻松,稍一不慎,甚至有翻车之虞。”文章指出,马英九连任面对的四大挑战分别是,“有效整合党内和泛蓝支持”、“在稳住基本盘与抢攻绿营选票之间取舍”、“将政绩转化为选票”和“提出未来四年远景”。
《自由时报》社论则认为“民进党的挑战才刚开始”。文章忠告蔡英文:“民进党真正的挑战现在才要开始,眼前可以预见的三大艰险已经历历在目,每一项都需要以超越既有格局的胸襟、智慧与能力妥善处理,有任何一项出现缺口,未来即无乐观的权利。”
文章认为,民进党所面对的“三大险阻分别是来自民进党、国民党与共产党。”文章承认,“这次民进党为期一个月的初选过程,固然较之2008年的互砍见骨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性质上却有若干不同。上次是激烈对战后的严重外伤,这次却是表象平和但阴招频出的内伤,外伤要愈合需要时间,内伤待调养同样难以收短效。”
《中国时报》发表亚洲大学国际企业学系助理教授刘子琦的署名文章“蔡英文的变与不变”。该文认为,“蔡英文之所以胜出的意义相当清晰,除了民进党进入世代交替的轨道外,便是透过非典型民进党的形象、语言与风格,穿越蓝绿边界,树立后美丽岛时代的新政治里程碑。”但是,文章对照蔡英文与苏贞昌的初选战法后指出,“决策风格与作战策略与其自我形象的不一,彷佛是苏蔡两人变身错位。苏贞昌采取昔日蔡英文的语言与风格,蔡英文采取最典型的传统选举技法,而引发竞选争议。双方颠倒使用却造成左右相反的现象,形成蔡英文穿着美丽岛世代的外衣,苏贞昌却说着蔡英文的语言。”“也正是这种颠倒使用的状况,让蔡英文可能身陷日益民进党化的漩涡而不自知。”“更令人忧心(蔡英文)所标榜的新政治风格,是否只是旧酒装新瓶的营销方式。”
《旺报》社评“从两岸关系角度思考2012大选”表示,“两岸关系已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这场选战不仅将影响台湾的命运,更会对两岸关系与东亚战略情势产生重大影响,应是台湾、两岸及全球关切的议题。”
文章强调,“两岸关系千丝万缕,谁能勇敢面对崛起的中国,并成功运用战略机遇期为台湾打造经济复苏与再出发的基础,谁就较有可能脱颖而出。反之,面对崛起中国,只能以负面态度,担心北京以商围政、以经领政,忧虑主权受损、国格矮化,画地自限的结果,无需对岸统战,自己就先吓破胆。”(邵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