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 南海问题与中国外交策略转型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彭 念 2012-08-13 近期南海局势的日益紧张,也更加凸显了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8月3日,美国国务院就南海问题发表声明,指责“中国提升了三沙市的行政级别,并在南海有争议地区建立了一个新的军事要塞,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升级风险。”对于美国的直面挑衅,中国外交部随后展开了措辞严厉的回击,直接向美国连发三问,并紧急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外交部强硬而迅速的反应引起了国际观察家的高度重视。知名智库“南亚分析集团”(简称SAAG)研究员巴斯卡·罗伊(Bhaskar Roy)认为,中国外交日趋强硬的发展趋势表明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处于一种调整状态之中。一些人仍然坚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外交策略,然而更多的人则认为这种外交策略已不能够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作者最后认为,考虑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中国的现实主义者将不得不采取暂时的退让策略。但这种退让并不能解决诸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中国未来的外交发展趋势仍然不明朗。 确如罗伊所讲,中国国内对外交策略的争论在近几年一直未曾停歇,反而更加火热。对于一些中国学者来讲,中国的实力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在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应该适当地运用自身积累的力量去扩展中国的影响力,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近期南海局势的日益紧张,也更加凸显了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型必须考虑到以下三点。 首先,必须考虑到外交的功能定位。当初中国之所以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是因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赋予外交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功能。也就是说外交要为中国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并且彼时中国的国土安全问题并不凸显,因此,外交也就能较好地完成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重任。然而现在的情况则大为不同。虽然中国目前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发展国家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外交也必须服务于这一工作重心。但是当前中国的国土安全日益凸显,外交也必须为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而服务。这样,外交的功能定位就出现了相互抵触的情形。一方面,外交要尽量维护中国外部环境的稳定;而另一方面,外交又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因此,如何界定未来中国外交的功能,应是中国政策制定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其次,外交的终极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因此,考察哪一种外交策略更能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就很有必要了。传统的“韬光养晦”外交策略主要服务于中国国内的经济、社会建设,再加上彼时中国的海外利益没有现在这么庞大,因此,这种外交策略就能较好地完成任务。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联系不断加深,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随之而来的中国海外利益也就越来越庞大了。如今中国的国家利益不仅包括国内利益,也包括海外利益。传统的外交策略偏重于服务国内利益,并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因此,未来中国的外交策略必须考虑如何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再次,伴随着实力的增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否则将令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因此,中国的外交政策制定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何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又能较好地履行义务。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以历史眼光看全球财富大转移Next: “投保协议”昭显两岸特色与智慧 相关文章 1980年代至2020年香港基层治理的 回顾、检讨与改革建议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1980年代至2020年香港基层治理的 回顾、检讨与改革建议 中国式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新要点 专题报告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中国式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新要点 俄乌冲突现状与未来走势的判断和应对 专题报告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俄乌冲突现状与未来走势的判断和应对 北部都会区经济民生发展“十事疏” 专题报告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北部都会区经济民生发展“十事疏” 疫情管理模式调整中的社会冲突风险及治理对策 专题报告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疫情管理模式调整中的社会冲突风险及治理对策 突厥语国家组织撒马尔罕峰会的 要点和影响 专题报告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突厥语国家组织撒马尔罕峰会的 要点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