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 空谈雾国 和 谊 2013-01-31 上世纪发生的所有重大污染事件,都正在中国一一上演,来势更猛,影响范围更大,毒害深度更重。面对当下130万平方公里的雾霾,我们必须警醒,不能再空谈了,必须要实实在在地扭转这一局面。 进入2013年,不到一个月时间,中央气象台第四次播报雾霾预警:中国华北和华东地区再次进入雾霾天气,影响范围涉及130万平方公里。资料: 1月29日11时,来自北京各监测站点实时数据显示:全市PM2.5近一小时均值平均突破350μg/m3,质量状况为”严重污染”。而北京近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397。这是2013年1月以来雾霾第四次侵扰京城,当天北京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大部分地区将维持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 ——来源:2013年1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欧洲、日本,都曾遭遇同样的污染事件。伦敦不就曾被称为“雾都”吗?中国是否正处在欧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阶段,类似的污染事件一定会出现? 有报道指出,除了北京、长三角、珠三角之外,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在执行“国三”标准,而欧洲已经在执行“欧五”标准了。中国石油的含硫量标准是美国的500%,是欧洲的1500%。但是,目前中国所面对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是“三桶油”的垄断问题。国有石油企业升级油品质量并没有技术障碍。不让民营企业进入石油提炼和销售领域,自己又不提高品质,这样会害死多少人?!结果,中国的汽车企业都只能生产“欧三”排放的发动机,在欧美一辆都卖不出去。难道我们相关的政府部门是在保护欧美汽车厂家利益?是在阻挠中国汽车进入欧美市场?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即使各种油品、各种能源再清洁、排放量再低,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却在不断升高。一个没有上限的排放空间,环境安全能维持多久? CO2是全球性问题,在国际谈判时我们理应坚持立场,坚守国家“核心利益”,以保证我们的发展空间;但是,SO2和粉尘是区域性问题、地方性问题,如果中国13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覆盖着雾霾,还想把污染物吹到哪里去稀释呢?在130万公里雾霾包围中,我们的“核心利益”到底是什么? 1952年伦敦大雾导致逾万人死亡,整个英国为之震动,政府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并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系列的污染事件,也都引起全世界的警醒。中国也反复强调,绝不走“先污染后发展”的老路。那么,我们现在在走什么路呢?难道是边污染,边发展?上世纪发生的所有重大污染事件,都正在中国一一上演,来势更猛,影响范围更大,毒害深度更重。 1991年我国开始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试点工作,2002年开始二氧化硫(SO2)排污交易试点工作。但是,10多年过去,二氧化硫的排放交易至今何在?曾经有8个省市试点建设碳交易市场,到现在,依旧是只听楼梯响。面对当下130万平方公里的雾霾,我们必须警醒,不能再空谈了,必须要实实在在地扭转这一局面。如果既不控制排放总量,也不控制单位排放,结局将会非常糟糕!难道一切都在等待“休克疗法”?难道在没有休克之前,就不会得到治疗?!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越南对华软平衡政策的硬伤Next: 雾霾之后警惕大旱多震 相关文章 1980年代至2020年香港基层治理的 回顾、检讨与改革建议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1980年代至2020年香港基层治理的 回顾、检讨与改革建议 中国式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新要点 专题报告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中国式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新要点 俄乌冲突现状与未来走势的判断和应对 专题报告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俄乌冲突现状与未来走势的判断和应对 北部都会区经济民生发展“十事疏” 专题报告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北部都会区经济民生发展“十事疏” 疫情管理模式调整中的社会冲突风险及治理对策 专题报告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疫情管理模式调整中的社会冲突风险及治理对策 突厥语国家组织撒马尔罕峰会的 要点和影响 专题报告 天大报告 热点解读 突厥语国家组织撒马尔罕峰会的 要点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