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观察 借力“一带一路”柔性推进两岸关系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李武忠 2015-06-26 “一带一路”虽未将台湾纳入,但若能透过合推“区域经济水产种源库”,让两岸水产养殖业步向永续发展,也让民众同享优质水产品,就可以树立一个典范,有助于两岸关系更趋融洽。 两岸政策始终是台湾总统大选的焦点议题。大陆官方一再强调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什么都可谈,只是划下的这道红线,对两岸未来互动是福是祸值得深思。大多数台湾人认为,台湾的未来应该由在地2,300万人共同决定。在这样的基础上透过良性的交流互动,拉近彼此的感情,未来成为一家人亦属可能。大多数台湾人所期待的是两岸相互尊重,互利共存,而不是少数企业财团所图的让利。以往大陆与台湾接触系透过红顶商人、退休高官、过气政客等买办行为企图收买民心,殊不知这些人员在台湾民众心目中评价甚低,并无法起到预期目的,大陆官方一再误判只会让中国梦与台湾梦逐渐失之交臂。 务实交流 展现柔性国力 毋庸讳言,这些年大陆对于台湾的态度与做法过于急躁,失去平常心,反造成岛内赞成两岸统一人数的倒退(尤其是年轻族群),不过支持独立的民众也只有23.8%。大陆官方应该首先认清社会事实,且重新思考如何透过两岸正常交流,缩短彼此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即便暂不谈“一中”,对于两岸人民有利的事还是应该共同来推动,拿出泱泱大国的气度,达到近悦远服的效果。 藉此思路,大陆领导人近来大力推动“一带一路”,目标在于解决大陆产能过剩、稳定获取油气矿产等资源、强化国家安全及主导区域贸易等战略议题;积极打造中国与周边区域的交通网络,加大开发中西部力度,改变偏重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均衡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通过投资建厂、合作兴建基础设施等方式,希望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果实,进而化解美国推动“亚太再平衡”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尽管大陆政府一再强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政策,并力图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但是在东海与南海议题上日益强势的立场增加了东南亚国家的不安。这些问题包括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与日本在钓鱼台问题上的对抗、在黄岩岛问题上的强势态度、在南海加强军事设施等,其效果是对中国倡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产生负面影响。台湾内部除部分财团跃跃欲试外,“一带一路”并未引起广泛讨论,民众对此所知相当有限,遑论积极参与。 跨国合作可尝试以“水产”为先 目前大陆政府对于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尚在起步阶段,合作构想及具体政策措施尚未完全成形,而企业界多热衷于基础硬件建设与对外投资贸易,未来若能透过更多柔性的跨国合作计划推动,相信可以相当程度冲淡外界对中国崛起的不安,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思的实现铺上坦途。鉴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多数属水产养殖重镇,水产出口为外汇重要来源,因此大陆不妨在此展现柔性国力,以“水产”做为跨国合作的优先对象。 水产被视为21世纪人类的最佳动物蛋白质来源及贸易程度最高的食品,全球水产品出口额高达1,360亿美元,而亚洲是全球养殖渔业发展最兴盛的地区(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88.3%)。90%的劳动力来自于小规模渔民和养殖户,小规模渔业对减缓贫困以及确保粮食和营养安全贡献卓著。预估到2030年,全球食用鱼近三分之二将由养殖场提供,因此亚洲地区许多国家政策制定者都将发展水产养殖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 中国此次所串联的海上丝绸之路各国多属沿海国家,养殖渔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比如泰国养虾、越南巴沙鱼养殖、印度尼西亚石斑鱼养殖、菲律宾虱目鱼养殖、马来西亚海水鱼养殖、印度养虾、斯里兰卡观赏鱼养殖和养虾等等,都是这些国家外汇的重要来源。目前养殖产业普遍面临天然种鱼短缺、鱼苗质量与来源不良、疫病丛生、控制不佳、不当使用生长激素或抗生素、周遭海域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破坏、养殖成本提高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优良的天然种鱼虾资源短缺,业者不断采用近亲繁殖造成基因劣化,所培育出来的鱼虾苗体质不佳,对环境变化和疾病抵抗力转弱,死亡率偏高。东南亚养虾业相继遭遇虾苗大量死亡事件,导致养殖业者血本无归,产业几乎崩盘。 设置“区域经济水产种源库” “掌握种源就能掌控水产世界”,种源是生物资源永续发展及育成新品种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国身为全球最大水产养殖生产国(2012年生产了4,350万吨食用鱼)且在育种上有相当杰出的成果,比如成功培育出“大连一号”杂交皱纹盘鲍。该品种采取同一物种不同地理群体进行种内杂交,以中国大连皱纹盘鲍为母本,日本岩手县皱纹盘鲍当父本产生杂种优势,使得“大连一号”适温范围比中国大连皱纹盘鲍提高了2℃,从此中国鲍鱼养殖产业突破天然水温界线,拓展至福建和广东省,缓解了养殖皱纹盘鲍大规模死亡问题,令大陆鲍鱼产量占全球的80%。为了帮助沿岸国渔村经济成长,大陆有足够的实力来倡议成立“区域经济水产种源库计划”,以大陆为主体,透过融资、人才培训、水产种源交流、大数据建立等,有计划地协助周边沿岸国家进行特定经济水产种源的调查、保种以及相关技术研发,包括养殖鱼种筛选、水产保种技术、健康种苗育成与鉴定等。相信这一做法对沿海国家的渔业经济发展有相当大的帮助。 可参考台湾经验 根据“台湾物种名录”的统计,台湾已发现鱼类(包括淡水鱼与四周海域的海洋鱼类)种类达3,131种,海洋生物种类约为全球的十分之一。为保育水产生物遗传资源、维护遗传歧异度、强化相关国际竞争,台湾花费17.4亿元台币经费建立全省水产生物种源库(含特定保育种源四大支库),共保存了本土鱼、虾、贝类、藻类等近百个物种,具备相当丰富的实际经验可以提供给大陆及邻国参考。两岸政府也可以透过此一公开透明管道进行水产种源与技术交流,同时也可以让台湾的水产种源库发挥更大的功效。该跨国计划不妨由大陆与台湾先行合作确立可行运作模式,然后再推至其它地区。这样的构思同样还可以用在重要粮食作物的保种与育种合作方面。 “一带一路”虽未将台湾纳入,但是台湾拥有充沛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经验,若能透过合推“区域经济水产种源库”,让两岸水产养殖业步向永续发展,也让民众同享优质水产品,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投资与获利,就可以树立一个典范,有助于两岸关系更趋融洽,与世界往来更加友善,其效果优于文攻武吓。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从范式转移看台湾“九合一”选举Next: 福建自贸区凸显台湾困局 相关文章 逼统——和统与武统之间的统一之路 台湾观察 天大报告 逼统——和统与武统之间的统一之路 对美台军事合作的观察与思考 台湾观察 天大报告 对美台军事合作的观察与思考 长保粮食安全须重塑粮食体系 台湾观察 天大报告 长保粮食安全须重塑粮食体系 俄乌法律战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启示 台湾观察 天大报告 俄乌法律战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启示 关于借鉴香港国安法经验推进反台独法律斗争的政策建议 台湾观察 天大报告 关于借鉴香港国安法经验推进反台独法律斗争的政策建议 2021年两岸关系综述 台湾观察 天大报告 2021年两岸关系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