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金融危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文化重建
国际金融体系是有关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国际金融活动等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和弊端,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文化扭曲,危机也表明文化重建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过程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一、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与局限性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两年多来,对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认识在逐步深化,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反映了在金融市场创新中监管的缺失,而究其根源则是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一些严重弊端。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缺陷和弊端突出表现为:国际货币体系在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等三方面的秩序和纪律弱化而无序,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乏力导致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扩张无序且无度,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机制偏倚或偏颇、其危机缓解救助机制更显狭隘,这都加剧了国际金融的风险因素,大大降低了其应有功能和作用,甚至对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国际货币体系的局限性
尽管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是由其所依存的全球实体经济格局所决定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开展,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制度性约束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重要根源。近年来,美国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发行泛滥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全球货币供应量被无限放大,从而使得资产泡沫越积越大,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引爆了金融危机,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
第二,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剧烈波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主要的国际货币汇率经常大起大落、变化不定,汇率体系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加剧了外汇风险,与其相伴的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的剧烈波动,阻碍了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
第三,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积重难返。由于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方式都不同程度存在不足,特别是IMF开展救援活动的严格条件性和国际商业性融资的短期快速流动性,在很大程度降低了主权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有效性,致使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获得彻底的改善。
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也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其必然性,这是由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决定的,同时也是美国过度利用国际货币体系缺陷获取巨大利益的必然结果。无约束的美元本位制已成为国际金融危机频频发生的重要根源。
2.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着众多的缺陷:
首先,对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金融创新过度,远远超出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国际金融监管缺乏协调机制。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国际金融监管方面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从而无法及时控制并阻断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如果说是监管不力导致金融危机爆发,那么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不到位和全球治理缺失则是危机蔓延的重要根源。
再次,国际金融机构的监管失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履行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应尽监管职责,致使国际金融体系中风险不断积聚,并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
3.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缺陷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布雷顿森林机构,成立于二战后初期,其重要职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以美元为中心、以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为目标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世界银行则提供以稳定欧洲和发展中国家为目标的战后重建和发展援助机制。布雷顿森林机构为战后世界经济从废墟中发展起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尽管布雷顿森林机构仍然存在,但由于其受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指导思想僵化等因素所制约,难以反映国际经济金融格局的变迁,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不能适应,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全球金融经济事务之中应有的作用。
二、国际金融体系的文化扭曲
所谓国际金融体系文化,通常是指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所形成的共同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从表面上来看,导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不断蔓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与局限性。然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与局限性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文化扭曲有着密切的关系。深究其中,此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场文化危机,是一场美国文化的危机1。 金融危机的背后是美国人、美国社会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与充满错误和扩张的价值观念的危机,导致了国际金融体系的文化扭曲。
1.金融霸权文化
金融霸权是指霸权国凭借其压倒优势的经济尤其是金融、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将自己的意志、原则或规则强制性地在整个体系推行,从而获得霸权利润。通常这些霸权利润是用武力冒险与政治讹诈所无法获得的,但金融霸权可通过金融市场上的运作而轻易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2 20世纪90年代,美国依靠新金融霸权赢得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繁荣。二战以来,国际金融体系经历了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再到G20的调整与变革,尽管国际金融秩序发生了多次体系性的变革,然而美国维持金融霸权地位的根本目标始终未变,国际金融体系中依然充斥着金融霸权文化。前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哈佛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认为,西方文明控制世界可以概括为14个战略要点,其中有三条就与金融霸权有关,即控制国际银行系统、控制全球硬通货和掌握国际资本市场,而且排名分别位居前两位和第五位。3 显而易见,金融霸权已成为当前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美国的金融霸权地位,使它处于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顶点,高居于全球经济的指挥位置。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利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权地位,利用国际投机资本流动以及衍生金融工具来获得巨额霸权利润。长期以来,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极力推进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其实这恰恰是金融霸权文化的表现,霸权国以其自身利益为目的、强迫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并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变相推行金融自由化。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表现出极强的投机性、无序性和破坏性,金融自由化则为国际投机资本的无序流动提供了渠道,其结果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并引发金融危机。
2.治理机制扭曲
布雷顿森林机构在决策与治理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实际上也是金融霸权文化的突出表现。布雷顿森林机构投票权是其成员国行使权利、参与国际治理的基础。投票权分为基本投票权和加权投票权,前者是成员国拥有的固定投票权,反映主权平等原则;后者则随成员国份额的增加而增加,体现成员国的贡献度。这种制度安排导致两种投票权比率严重失调,“一国一票”为基础的主权平等原则最终为“美元”决定投票权的原则所取代。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投票权比例分别是44:56和43:57。少数发达国家的投票权占绝对优势,美国更是“一国独大”的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77%的投票权。从世界银行的情况来看,美国的投票权为16.36%。投票权过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导致其拥有了实际否决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章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这两大机构所做的决议,必须获得半数以上投票权才能通过,重大决议则需要获得85%以上投票权,这实际上赋予了美国在这两大机构重大决议上的决策权和否决权。
长期以来,布雷顿森林机构高管遴选也深受金融霸权文化的影响,高级管理人员的遴选机制不透明,缺乏规范的标准和程序。从表面上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由执行董事会推选产生,但实际上,总裁人选始终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股东的政府秘密决定,由美欧等西方国家政府相互协商产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和世界银行行长分别由欧洲人和美国人担任已成为惯例。布雷顿森林机构高级管理层由美欧国家主导,不仅难以体现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而且从根本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对布雷顿森林机构管理层进行监督与问责的基础,使布雷顿森林机构成为发达国家控制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平台。
3.指导思想僵化
长期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华盛顿共识”为其指导思想,政策取向片面强调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贷款条件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 在运作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本末倒置,把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作为目的,而不是将其作为实现稳定发展的手段。“华盛顿共识”其实质是推销美国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及其价值观,试图为世界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蓝图,因此被认为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即所谓“共识”。“华盛顿共识”实际上只是华盛顿第15街、18街、19街的共识,并非是华盛顿所有人共同的认识,这三条街分别是美国财政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在地。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华盛顿共识”是指以新自由主义为价值观的私有化、自由化和对自由市场的坚定信念,旨在削弱、甚至最小化政府角色的一系列政策,以及配之以宏观稳定(主要是价格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华盛顿共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认识严重失误,把目光局限在过于狭隘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于狭隘的工具上。另外,其政策太过于迷信市场原教旨主义——即市场可以自动导致经济效率,并且经济政策只看着眼前效率。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例,其居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载体,成立之初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协助成员国干预市场汇率的波动;二是监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为发生严重逆差的成员国提供资金援助并协助其执行调整计划;三是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账户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并消除阻碍世界贸易发展的汇兑限制。但在实际运作中并未能对成员国一视同仁,带有明显的偏见:对于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监管缺位,放任其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投机盛行;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则监管过度,推崇紧缩性宏观政策、资本账户自由化、浮动汇率等经济理念,过多纠缠于汇率政策问题,在提供救助时往往对被救助国附加不切实际的苛刻条件,反而加重了成员国的危机。这种僵化的指导思想不仅造成其在政策上偏离基金组织的宗旨,而且也导致基金组织沦为少数发达国家借以实现本国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场所。
长期以来,由于布雷顿森林机构的运行偏离了其纠正和补充市场失灵的全球公共职能的轨道,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和无序状态,加剧了国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4.美国模式主导文化
美国模式是美国价值观下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运行的综合模式,是美国主导全球化进程但并不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的模式。美国模式主导文化是导致国际金融体系文化扭曲的重要原因。
美元泛滥导致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是美国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储备资产体系中的份额高达60%左右,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部分金融工具也是用美元定价和结算。由于美元发行不再需要黄金储备,美国几乎可以毫无限制地发行美元。美元的过度发行造成国际市场上美元泛滥,成为全球金融不稳定乃至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风险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彻底颠覆和扭曲了商业原则,例如商业原则是借债还钱、债务人向债权人付利息,而美国文化则是借债不还、债权人向债务人付利息。
滥用国家信用是美国模式的另一重要特征。在美国除了企业略有储蓄之外,政府收支为赤字,居民净储蓄率基本为零。在美国,不仅政府在滥用国家信用,在很大程度上居民也在滥用国家信用。美元的霸权地位使得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美元来支持消费,不用储蓄就能向全球购买,造成美国的高消费低储蓄。美国能够动用大部分全球净储蓄用于新经济等创新的昂贵成本,与此同时消费膨胀也不需要即时付款。显而易见,将国际储备体系建立在“绿条”(即滥发的美元)与“白条”(即美国国债及其他债券)基础之上,是对国际金融体系基本功能的严重扭曲。
美国模式通过美元霸权和全球化渗透到整个国际金融体系之中,美国模式主导文化导致了国际金融体系文化扭曲:美国模式赋予美国以及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美国模式充斥国际金融体系,表明当前的全球化几乎就是美国化,当前国际经济失衡几乎就是美国经济失衡。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已充分表明,美国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美国必须认真反思其自身价值观和文化问题,反思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金融各个层面盘根错节的结构性问题;同时,危机也表明文化重建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文化重建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和弊端暴露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明国际金融体系文化扭曲是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文化重建问题,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文化重建
2008年11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G20领导人第一次金融峰会上,胡锦涛主席首次提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显然这是针对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弊端和不足、针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文化扭曲,切中要害。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塑造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体制框架,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时隔两年之后,2011年1月17日胡锦涛主席再次强调,中国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继续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推动国际金融秩序不断朝着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认为实现世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既要从微观上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消费和储蓄的关系,更要以宏观视角审视世界经济中的根本性问题。
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首先,就必须完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其次,就必须完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具有重要金融中心的发达经济体及其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评级机构的监管,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督,制订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再次,就必须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也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最本质的特征。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包容、有序,就是要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立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广泛的文化沟通与合作来解决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面临的难题。
2.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原则与文化重建
为实现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中国政府提出必须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基本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改革的目标也是内在统一和互相促进的。第一,全面性强调的是要进行总体设计,既要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货币体系、金融组织,又要完善国际金融规则和程序,既要反映金融监管的普遍规律和原则,又要考虑不同经济体的发展阶段和特征;第二,均衡性就是要注重统筹兼顾,平衡体现各方利益,形成各方更广泛有效参与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尤其要体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第三,渐进性强调改革要循序渐进,在保持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最终达到改革目标;第四,实效性要求要讲求效果,所有改革举措都应该有利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
3.国际金融新秩序与文化重建
中国一贯主张建立世界新秩序,其内容和要求为:在政治上表现为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在经济上表现为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在文化上表现为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在安全上表现为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在环保上表现为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崇高目标。
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显然,这不仅仅是要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国际金融体系的现行利益格局、重建国际金融体系文化;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参与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对话和谈判,并参与制定国际金融体系新秩序的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相应利益关系的平衡,才能制定出世界各国共同分享利益的游戏规则。可以说,这才是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核心。
重建国际金融秩序,国际社会应树立信心,同舟共济,协同行动,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但这种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或推倒重来,而是必要的调整和完善:要把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治理结构问题放在首位,巩固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上,推动有关建章立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论坛代表性的平衡性,推进国际金融机构和监管体系改革。
4.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倡导包容文化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有效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各国各地区必须加强交流合作,协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因此,需要寻求新的增长战略或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平衡、包容和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要实现包容性增长。
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是相对立的。 包容性增长包含的主要内容是: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重视社会稳定等。包容性增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经济增长应该是互相协调的;包容性增长要求国家之间也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互利共赢、共同繁荣。
2009年1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倡导包容性增长,此次会议就包容性增长达成了共识。会议通过的《新加坡宣言》决定,将制定全面的长期增长战略,以支持各经济体内和经济体之间实现更加平衡的增长、构建更加包容的社会、创造更加可持续的环境。确保未来经济增长更具包容性,扩展增长带来的机遇。 2010年9月16日,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进一步倡导包容性增长。他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从整个国际社会来看,中国不仅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涵义。
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丰富而且深刻,它体现的是一种“包容文化”,其核心是协调、合作、和谐、和平。显而易见,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过程中也应当倡导这种“包容文化”。毫无疑问,国际社会将对此达成共识,各国携手合作、深化合作、拓展合作,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为世界经济的平衡增长、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增长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志杰.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任重道远[J].中国外汇,2009(6).
[2]胡锦涛.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N].人民日报,2008-11-16.
[3]黄平等.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李金齐.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天大研究院课题组.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体系改革[K],经济研究参考,2010(9).
[7]王元龙.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与实施[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9).
[8]谢平.突围2009:中国金融四十人纵论金融危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9]新华社.胡锦涛主席接受美国两家媒体联合书面采访[N].人民日报,2011-01-18.
[10]杨成.G20机制与美国金融霸权的策略性调整[J],国际融资,2010(8).
[11]易宪容.我们需要什么样国际金融秩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1-06.
[12]赵忆宁.战略学者眼中的“北京共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07-05.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4]朱光耀.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由共识进入实践[J].理论视野,20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