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頁面

Empty

天大研究院主辦

全港學界傑出政策研究論文比賽

Empty

所有就讀於香港中學及大專院校的學生均可參加

報名及截止日期:2025年11月17日

Empty

天大研究院歡迎香港中學及大專院校學生以個人或隊伍形式,參加政策研究論文比賽,旨在培養學生的研究技巧,並獎勵及肯定傑出的成果。

Register Icon

意向登記

截止日期:2025年10月15日

Application Icon

申請表

開始申請

Submit Icon

正式提交參賽作品

11月17日或以前

Results Icon

決賽及公布結果

2025年12月15日

比賽簡介

本次比賽由天大研究院主辦,旨在鼓勵香港青年學者進行知識探索和批判性思考,並為來自中學生和大專院校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平台,讓他們能夠進行獨立研究,和以結構化的學術形式展示自己的想法。參賽者可從主辦單位提供的指定主題中選擇其中一項,並透過深入分析、引證和批判性推理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參賽作品均為研究為本的論文,字數為3,000至5,000字,藉以展現學生的原創性、思考深度和學術寫作技巧。

獎項

獎項分兩組別

中學組

冠軍1名:HK$5,000

優秀獎4名:各HK$2,000

大專組

冠軍1名:HK$5,000

優秀獎4名:各HK$2,000

 

兩組冠軍論文將刊登於天大研究院月刊《天大報告》

所有得獎者均獲頒得獎證書

 

研究主題

中學組

大專組

參賽者可在相關組別中選擇其中一個主題,以提交參賽意向,但在撰寫論文期間仍可自由更改主題。

為比賽作準備

論文寫作指引

比賽宗旨

「全港學界傑出政策研究論文比賽」旨在提高香港的中學及大專院校學生對研究工作的興趣,以及提升同學們的寫作技巧。此比賽為學生提供機會,就公共政策議題開展探究,並學習如何以論文形式展現研究成果。

參賽資格

任何就讀於香港中學的學生,均可參加中學組別比賽;就讀於香港大專院校的學生,則可參加大專組別比賽。有興趣者可以個人或團隊形式(不超過5人)參賽,並由一名或多名就讀院校的老師任指導老師。參賽者必須是在讀學生,如未有指導老師,則需在提交論文時提供在校證明,如校方的推薦信。

論文提交要求

參賽者須提交一篇以中文或英文撰寫的獨立研究論文,字數為3,000至5,000字(不包括圖表、表格、附錄及參考文獻)。參賽者可在其所屬組別指定題目範圍內選題,並針對該議題確立研究問題後撰寫論文。參賽者可先進行初步研究,並於2025年10月15日前填寫申請表格A 及B部分登記參賽意向;登記獲確認後,天大研究院將向參賽者及其指導老師提供更詳細的撰寫指引。參賽論文須於2025年11月17日或以前正式以申請表格提交,或以電郵 trec@tiandainstitute.org 或掛號郵件寄往中環添美道1號中信大廈24樓天大研究院比賽組收。

 

何謂研究論文? [pdf]

 

如何展開研究項目? [pdf]

 

如何撰寫論文? [pdf]

 

研究工作必須遵守的道德操行? [pdf]

 

附加提引

参赛論文可自由選擇使用中文或英文撰寫。論文的每個章節(如:引言、方法論、討論、結論)應清楚標示。建議論文字數為3,000至5,000字,不包括參考文獻及附錄。

  1. 參考文獻與抄襲
    曾參考的文獻來源必須在論文末附上完整之參考文獻清單,並貫徹一致之引用格式,如 APA、MLA 或 Harvard的標準格式。嚴禁抄襲或未經適當註明即複製他人作品。當進行意譯或摘要時,參賽者應以自身文字表述並引用資料來源。
  2. 時間管理
    申請人可參考以下進度比例作為一般指引:
    • 選題與確立研究問題──15%
      選擇題目、確立研究問題,並確認其與比賽主題之相關性。
    • 初步研究與文獻回顧──20%
      搜集背景資料、審閱已有研究,並敲定研究範圍。
    • 擬定大綱與規劃──10%
      準備清晰之論文結構,並在可行情況下諮詢指導老師意見。
    • 撰寫主要內容──30%
      擴充論文之方法論、研究結果與討論,並審視來源,避免抄襲。
    • 草擬結論與建議──10%
      總結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並註明任何限制。
    • 修訂、編校與互評──15%
      就內容的清晰程度、連貫性與表述水平進行修改,檢查參考文獻名單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並徵求指導教師或朋輩回饋。

評審準則

  • 相關性與主題貼合度

論文是否能直接針對研究問題,並提出明確、聚焦和具可行性的政策建議,是關鍵的評審準則。清晰界定研究問題有助於確立論文目的,並為後續研究奠定堅實基礎。

  • 研究深度與質素

評審將檢視參賽者是否參考可信性高及具權威性的資料來源,例如學術刊物、政府報告及知名機構出版刊物。優秀論文應展現對這些來源作批判性思考,而非僅對內容作摘要。

  • 結構與連貫性

論文的結構、分佈及連貫性亦是評審重點。組織良好的論文架構應遵循合乎邏輯的流程 ─ 從引言與方法論到研究結果、討論及結論 ─ 並透過清晰的連接詞或語句引導讀者。

  • 批判思維與原創性

鼓勵參賽者不只參考既有論點,而要提供獨到見解、分析及具創意或可行性的建議。展現獨立思考能力方能提升論文整體質素。

  • 語言、文體與呈現

論文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寫,但須以清晰明確的語言表達,並注意文法、引用及格式要求。所有投稿將依據統一標準評審,以確保中、英文作品之間的公平性。

顧問及評審團

所有參賽作品將先由天大研究院委任的4 位專家顧問進行初選,專家顧問將根據作品的內容、研究質素、批判性分析程度及書寫技巧,選出10名最優秀作品(每組各5名)於2025年12月15日進行決賽,就其論文向決賽評判進行闡述及答辯。

評審委員

譚耀宗教授, GBM, GBS, JP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劉兆佳教授, GBM,GBS, JP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

梁美芬教授, GBS,JP

立法會議員、執業大律師及香港城市大學法律系教授

評審委員

陳瑞娟女士, BBS

香港總商會主席,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大中華區主席辦公室資深顧問

關家明先生

特首政策組副組長

鍾國斌先生

前立法會議員,香港都會大學及英國爱丁堡商學院客席教授

雷鼎鳴教授, BBS,JP

澳門科技大學發展經濟研究所講座教授及所長

顧問團

黃麗菁女士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秘書處前資訊服務主管,負責研究、圖書館及檔案服務的策略領導

馮明穗博士

中央政策組及勞工及福利局前高級研究員,現為嶺南大學高級講師

胡若琪女士

財務管理專家,前摩根士丹利私人財富管理部亞太區首席風險官

雷華康先生

資訊科技專家,為酒店、醫院及智慧城市項目提供技術顧問服務

顧問暨統籌

吳文華女士, SBS

天大研究院主任(合作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前秘書長

聯絡我們

如有查詢,請致電 +852 3972 0600/3972 0623  (劉先生、薛先生或梁小姐)或電郵至 trec@tiandainstitute.org 聯絡天大研究院。

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