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基于本国地理因素、政治定位和综合实力而制定的对外战略,并根据所处国际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需求及时进行更新与调整。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先贤思想中汲取政治智慧,牢记俾斯麦下台后德国战略失误的深刻教训,对新时代中国地缘战略进行多维思考、审慎谋划更显尤为必要。 中国地缘战略的基础 错综复杂的地理因素。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陆地疆域96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在全球大国中,中国地缘情况最为复杂,陆有强国接壤,海有岛链环锁,既是邻国最多、毗邻军事强国最多、拥核国最多的国家,也是陆海边界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陆上同14国接壤,海上与6国隔海相望;全球10个人口最多国家中有6个在周边(印、印尼、俄、日、巴、孟);综合军力与军队人数排名世界前25位国家中有8个在周边;公开拥核8个国家中的4个在周边(俄、印、巴、朝);当今世界5大潜在热点冲突地区(海湾、中亚、南亚次大陆、台湾海峡、朝鲜半岛)中的4个在周边;世界主要战略力量除欧盟外,均在中国周边。过去100年间,西方依仗坚船利炮蚕食中国,中国边防海防同时告急,安全危机持续不断,几乎沦落至被瓜分殆尽之境地。新中国的建立根本上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但整个冷战时期,中国始终是美苏超级大国借重与制衡的对象,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地缘地位之重要,另一方面又揭示了中国地缘环境之险恶。 多重属性的政治定位。冷战期间,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被称为“东西关系”,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关系被称为“南北关系”。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当前中国“最大社会主义国家”、“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领头雁”等多重属性决定了中国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全球定位是“非东、非西、非南、非北”。一方面,冷战时期“东方阵营”已成历史烟云,中国影响力也已超越东亚范畴,但亦非属西方国家。另一方面,中国不同于传统“北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等领域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南方”行列,但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诸多领域已与绝大多数南方国家远远拉开了距离,与北方国家的共同点和利益不断增多。不难估计,至中国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之际,南北鸿沟还将继续存在。中国巨大的体量、特殊的发展阶段、与众不同的文明传统,更像是一个人类发展史上承前启后、承上启下、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中间之国”,很多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唯一性。 日益增长的综合实力。国家综合实力是制定地缘战略的基础依据,运筹战略的基础依托,既包括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人口规模和素质、资源禀赋等硬实力,又包括战略运筹能力、国际传播能力、民族凝聚力和危机承受力等软实力。客观审视中国的成就与不足:硬实力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5%,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军事实力快速增强,有望成为与俄罗斯各有所长的第二军事强国;人口规模居于世界第一,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有望为国家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自然资源禀赋虽与人口规模不相适应,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利用全球资源的能力愈来愈强;软实力方面,中国具有超强的社会动员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国际传播能力明显提升;不足方面,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仍是最大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7,全球排名处在60多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制造业、国际贸易“大而不强”,社会事业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仍有明显短板,军事实力离建成与国土规模和经济实力相称的世界一流军事力量体系还有较大距离,文化软实力远没有改变“西强中弱”的状况,等等。 当今国际环境变化与中国的地缘战略需求 纵观历史,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客观判断当今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深入分析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把握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构建新时代地缘战略特别是确定目标和重点的基本依据。 对当今形势的基本判断。世界局势波云诡谲,在新格局未稳定之前,这种乱局或将长期存在,其突出特点是:美国霸权加速衰落,但仍是唯一超级大国,其维系既有霸权的挣扎更加呈现出极端性;各大力量中心还在发展凝聚之中,其消长趋势及相互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各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具有艰难性;旧的世界秩序加速坍塌、新的世界秩序远未形成,围绕新旧秩序的竞争具有剧烈性;美国明确对华竞争战略、中美战略博弈日趋白热化。作为中国地缘战略的最大竞争主体,美国对中国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影响还在不断加大。 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国际战略界对此众说纷纭,看法不一,如“一超多强”、“多极世界”、“两超多强”,等等。总的看,“一超多强”仅从大国关系角度出发,忽视了影响力日增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极世界”明显超前,因为可称之为“极”的力量中心尚未形成,前景不明;“两超多强”指“中美两超”共组G2,其他大国作为“多强”参与全球治理,这或是一厢情愿,也有捧杀之嫌,以此认知实施地缘战略运筹可能导致中国战略透支和战略失误。如果说当今世界是从单极霸权向多方制衡转变的“多极化过渡时代”,或许最符合历史交汇期中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大势,最有利于新时代地缘战略的整体运筹。 中国地缘战略的服务目标。地缘战略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儒家、道家、兵家、纵横家等著作中无不包含丰富的地缘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影响深远。战国时期,由于战事纷繁,各国地缘政治力量变幻莫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连横合纵”、“远交近攻”等大战略的提出和实行,对当时地缘政治形势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迄今仍为后世推崇。十九大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论断,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出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相应的地缘战略必须始终围绕并服务于这一目标,着眼于最大可能延长战略机遇期,更好地聚精会神、凝聚力量做好中国的事。这既要统筹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安全等各个层面,既齐头并进,又明确主次,以维护国内利益为主,确保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三个关键;以维护海外利益为辅,重视国际和周边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纲举目张,方能相得益彰。 新时代中国地缘战略的重点 明确基本布局,多方向精准发力。利用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特殊地位,以亚洲为地缘依托,在亚欧大陆乃至全球下好“大棋局”。“稳定东西两翼,巩固北方后背,重心经略东南,塑造制衡态势”宜可成为新时代地缘战略的基本布局态势。一是东翼稳定朝鲜半岛和日本,西翼发展中欧和中印关系,并强化与中东、非洲国家经贸、资源、能源的合作;二是向北实施以“中俄关系为核心,以上合组织为支撑、中国与中亚邻国友好关系为辅助”的欧亚大陆战略,把欧亚大陆建成稳固、可靠和放心的战略后背;三是东南方向始终保持强大军事压力,遏制“台独”,做好解决台湾问题的两手准备,为两岸最终统一创造条件;南海着重维护海洋权益,遏制危机事态,应对武装冲突和突发事件;四是抛弃“美不会遏制中国”的思迷,立足于以斗争求合作、以自身强大应对美国霸权围堵,通过布局大国关系,推动多极化进程,争取更多“中间立场”国家,塑造一个“世界更趋多极,周边维系均势、中美保持缓冲”的对美总体制衡态势。 发挥经济影响力,塑造地缘经济新模式。随着“一带一路”推进,中国对周边施加经济影响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宜积极尝试用产业链融合的方式,将周边国家对中国“经济手段”的依赖转向对中国发展“成功路径”的依赖。通过向周边不发达国家提供更多帮助,以独特的“中间地位”,扩大第三方合作模式,调动发达国家的产业、金融和研发资源,帮助扩大当地制造业规模,使周边逐步成为由中国主导的产业链之中的中间环节,而自己逐步从低端产业链中剥离,加快向上游发展。这一地缘经济模式是“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升级版,有利于推动周边与中国实现更好融合,构建紧密的周边命运和利益共同体。 前置军事力量,海空精锐先行。中国传统地缘思想长期带有明显的“重陆轻海”和“固土自守”的客观缺陷。当今,中国本土防御既拥有战略优势,也有战场胜势,但未来的南海维权、台海作战均可能是战场前出、海空联动、攻势作战的现代化模式。因此,有必要强化海空先行的地缘战略思维,适时前置军事力量,优先发展海空精锐力量和远战兵器,这不仅是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更好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此外,中国还需考虑布局更多周边及海外基地,以维护持续拓展的海外利益。 重视周边事态,维护周边安全。习近平主席指出:“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中国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与中国接壤的14个国家中,不乏战乱国家、转型国家、欠发达国家、“三股势力”猖獗的国家及西方企图实施“颜色革命”的国家,均不同程度存在不稳定、不安全的问题和风险,易引发连锁与联动效应,将对中国国内大局带来隐患和冲击。中国宜及时卡位,及时隔离,一方面尽可能控制周边热点问题的地缘界限,阻止其升级蔓延渗透,甚至与国内事务纠缠在一起,演变为中国之热点。另一方面在周边局势出现异常或变化时,敢于善于施加战略性影响,以“预防性介入”主动塑造稳定的周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