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全球治理体系走向区域化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冲击,对世界经济运行、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从科技发展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来看,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由技术革命主导的第五轮技术周期尾端。由于通用技术创新尚未有重大突破以及结构性矛盾凸显,各国都必须面对本轮周期后期的减速和下一轮技术周期引领新全球化浪潮前的脱序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产业重构。 从全球治理来看,2000年以后美国布什政府开始在外交领域推行新保守主义,强调以单边干涉而非依靠国际组织的方式维护美国在地区问题上的霸权地位。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虽与布什政府表现不同,但单边主义倾向更加明显,藐视并放弃全球治理多边主义立场,全球治理模式走向极端单边化。“国家利益”使其它国家即使在某些议题或价值观上虽与美国有共通之处,也无法与华盛顿在维护“美国利益”的极端单边化治理中达成一致,世界必然进一步朝多极化发展。 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我们将面临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关键技术、技术制度标准、话语权等影响下一轮技术周期地位的更加剧烈的竞争,以及疫情带领推动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价值链、供应链重组。从技术上看,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全球供应链分散化也将呼应全球多极化的发展。因此,区域化的作用会突显。区域化作为既能保障一定的产业安全,又可以维持国际分工的合作趋势,将在疫情过后更加明显,并成为推动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方式。 中国参与后疫情时期全球治理 在世界多极化和区域化发展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是国际多边合作中无法回避的主要力量。一些国家妄图操作“去中国化”,完全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科技应用市场,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5.9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消费规模的95.67%),半导体进口约3,000亿美元。在疫情期间欧洲企业加码投资中国市场,且不断有美国高科技企业游说取消相关科技限令,这都凸显了中国在区域和国际双边、多边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疫情中,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举全国之力取得了国内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在国际上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国际人道主义,通过中国援助、中国经验与中国制造为各国抗疫提供支持,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国在抗疫成功后推动复工复产已见成效。据今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中国GDP同比增长3.2%,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重建起到表率作用。各国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供应链和市场联系,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所衍生出的新型全球治理理念将更加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对于中国而言,后疫情时期的全球治理活动也必然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必然要利用中国的宝贵经验参与全球科学抗疫,尤其是与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合作。 其次,强化区域治理与合作。通过与相关国家地区联合抗疫,合作复工,保障民生,推动公共卫生和健康、生态建设和环保、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合作,带动中国与欧盟、东盟、拉美、非洲等地区的经贸往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拓展供应链和产业链分工协作、创造更多本地就业机会。 再次,在科技领域方面,面对某些国家的“技术围堵”,中国在深化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必然也将继续推动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的国际合作。中国未来甚至有可能提供某种“开源”形式的技术合作,创造最大技术“公约数”。中国能够推动世界在医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新基建”等基础研究应用和公共技术服务的创新体系建设,以继续构建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设计服务、资讯服务、人才服务和专业服务等国际合作的跨境创新网络。 澳门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 对于澳门而言,服务国家的全球治理战略,澳门依然离不开自身的优势和定位。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在参与“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中,澳门具有历史、文化、经贸、侨界网络等层面的独特优势。澳门辐射的7个葡语系国家遍布四大洲,拥有超过2亿人口,面积超过欧洲的总和。 因此,利用好澳门与葡语系国家联系的优势,积极协助实施全球治理的战略,也是澳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澳门在参与国家非传统安全的全球治理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当今世界,包括经济、生态环境、信息、资源、恐怖主义、疾病蔓延、跨国犯罪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对世界的影响往往会更大。新冠疫情不但造成上百万人死亡,也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这使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此类非传统安全问题,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澳门可以在生态环境、技术信息共享、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疾病蔓延等方面,参与国家的全球治理,共建“绿色发展共同体”、“卫生发展共同体”、“人才发展共同体”和“技术发展共同体”。 首先,葡语国家普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2017年,中国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导向。因此,澳门可以在绿色“一带一路”的框架下,积极与葡语国家构建在生态保护、节能减碳、海洋发展等议题下的“绿色发展共同体”。 其次,大部分葡语国家在医疗卫生、疾病控制等方面较为欠缺,特别是非洲葡语国家亟需改善医疗健康水平,更不用说在疫情之下对医疗物资、抗疫医疗技术和专家的需要。因此,澳门可以在国家和大湾区医疗技术资源的支持下,建立与葡语国家在改善医疗能力、提升卫生资源和疾病控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建“卫生发展共同体”。特别是今年澳门国际应急医疗队五名队员以加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形式,赴阿尔及利亚执行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任务,为澳门参与国家全球治理做出了示范。 再次,大部分葡语国家在发展规划中不断强调提升教育水平和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旅游业发展和技术人才培养更是所有葡语国家共同的发展方向。澳门可以利用自身的旅游培训优势以及大湾区技术人才的培养优势,与葡语国家共建“人才发展共同体”。 最后,技术发展是现代所有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葡语国家也需要医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新基建”等基础研究应用和公共技术服务的创新体系建设。澳门可以结合大湾区的技术和信息优势,通过搭建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中国与相关国家间的“技术发展共同体”。澳门在中医药技术发展上具有突出优势,大部分葡语国家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比其它地区更高,因此中医药技术在葡语国家的推广和应用具有较广阔的前景。 后疫情时期,中国面临着更复杂和困难的全球治理环境,必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于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促进国内国际经济互补。澳门宜抓住“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所蕴含的机遇,利用好澳门与葡语系国家联系的优势,通过与海外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治理合作,推广中国“新型全球治理理念”,积极协助国家实施全球治理的战略,成为打通内外双循环中的一个节点。这也是澳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