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刘宗义
2021-07-22
印度第二轮新冠疫情的暴发是一起黑天鹅事件,很多人都认为,第一轮疫情已经使印度实现了群体免疫,疫情在印度的发展历程显示,新冠病毒对印度人可能不会构成太大危害。甚至印度政府高层的很多人士都持这一看法。印度这种不尊重科学、将政治利益置于民众生命安全之上、对防疫掉以轻心的态度是导致其第二轮疫情暴发的根本原因。印度第二轮新冠疫情的暴发,体现了莫迪政府治理的失败。它不仅对印度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冲击,而且对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第二轮新冠疫情的暴发是一起黑天鹅事件。很多人都认为,第一轮疫情已经使印度实现了群体免疫,疫情在印度的发展历程显示,新冠病毒对印度人可能不会构成太大危害。甚至印度政府高层的很多人士都持这一看法,认为印度在新冠病毒面前,已经躺赢,即使举行政治选举和宗教集会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或者这种后果与政治上推进民族国家整合的胜利相比也无足轻重。另外,只有向国际社会,尤其是向西方发达国家显示印度已经战胜疫情,西方跨国公司才会到印度投资,莫迪政府才能实现其经济“去中国化”目标,取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印度这种不尊重科学、将政治利益置于民众生命安全之上、对防疫掉以轻心的态度是导致其第二轮疫情暴发的根本原因。印度第二轮新冠疫情的暴发,体现了莫迪政府治理的失败。它不仅对印度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冲击,而且对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第二轮疫情对其地缘战略的影响
首先,第二轮疫情对印度政治、经济、社会心理都造成沉重打击。印度自身经济发展目标已无法实现,莫迪政府权威受到严重损害,这对印度教民族主义狂热分子是一个沉重的心理打击。
据印度政府5月31日公布的数据,印度2020-2021财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由此前预测的-8%调整为-7.3%。印度2019-2020财年的GDP总值约为2.85万亿美元,2020-2021财年GDP增长率为-7.3%,呈萎缩趋势,可能回到印度2018-2019财年2.6万亿美元的规模。2019年,印度GDP本来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按照目前的趋势估计,印度要到2026年才能重新超过英国。莫迪2019年提出,印度到2023-2024年将成为5万亿美元经济体,这个目标完全破灭。最近,经合组织将印度的增长预测从12.6%下调至9.9%。印度政府则维持其2021-2022财年经济将增长10.5%的预估,然而印度国家银行将其增长预估从10.4%调降至7.9%。2020年,印度企图与中国经济脱钩,然而2021年1月至5月,以美元计算,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481.5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0%,印度对中国经济依赖不降反升。
疫情对莫迪政府的执政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莫迪政府支持率大幅下降,疫情再发展下去很可能导致印度国内出现社会危机。美国《纽约时报》5月25日的文章指出,医学专家对印度第二轮疫情最保守的科学估计为4.04亿人感染,60万人死亡;而最悲观的估计数字为7亿人感染,420万人死亡。在缺乏充足医疗物资和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印度根本不可能遏制新冠疫情的发展。第二轮疫情对印度经济和社会的冲击如此猛烈,大量人员死亡使得莫迪和印人党的权威受到了严峻挑战,这反映在印人党在西孟加拉邦的选举失利上。为维持其统治,莫迪采取了禁锢舆论等一些极端的手段,在西方引起很大反响。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信心受到沉重打击。
印度战略界已经出现分裂。以梅农、萨仁山为首的一批人虽然主张对华强硬,但在认真反思其内外政策,包括对华政策;而另一批人则歇斯底里,更加仇视中国。有一些人像尼赫鲁大学教授谢钢那样,配合美国,在疫情起源问题上攻击污蔑中国。不幸的是,相对于前者,后者更受印度外交决策核心人物的青睐。
其次,第二轮疫情沉重打击了美印等国的“印太”战略,“印太”战略可能更趋军事化,地区博弈参与者增多,地区局势更加复杂。第二轮疫情使得印度建立一条取代中国的价值链、产业链,实现经济腾飞和大国崛起的梦想受挫,同时美日澳印四国军事对话机制通过线上首脑峰会的方式刚刚达成协议,帮助印度生产疫苗以抗衡所谓中国疫苗外交的战略,也宣告破产,这将沉重打击美印等国的“印太”战略。
由于印度第二轮疫情以及莫迪政府的应对举措,美国对印度的国家治理能力、民主价值观以及印度能否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有力支柱产生怀疑。印度疫情的失控充分证明这个国家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到经济和社会治理能力根本不具备成为一个稳定可靠的制造业大国的条件,但印度仍希望在“印太”框架下,通过与美方合作,在外交、安全、经济、科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进行围堵,并借机发展壮大自己,实现价值链和产业链向印度转移。苏杰生在5月24日的讲话中呼吁,为应对新一轮病毒全球大流行,必须构建分散且具有灵活性的供应链。印度目前正在和日本、澳大利亚共同致力于推进(避免生产基地集中于中国)“供应链弹性倡议”;正在印日美澳四国机制和“QUAD+”的框架下,讨论共同研究疫苗和半导体生产等问题。
然而,第二轮疫情使印度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减少,印度所要做的,一是竭力证明其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价值。因此,印度对华政策将跟随美国,趋向强硬,中印边境地区可能再次面临比较紧张的态势。苏杰生在访美之前放言,印度已准备好与中国在印太及周边地区上展开竞争。苏杰生如此表白,不仅仅只是为了从美国那里争取疫苗。二是像苏杰生之子德鲁瓦和布鲁金斯学会印度项目主任坦维·马丹所建议的那样,进一步加强与美、日、澳等国的安全合作。虽然在4月举行的瑞辛纳对话上,苏杰生否认QUAD将变成亚洲小北约,但从印度组织金砖国家外长会议的情况来看,印度仍希望与俄罗斯合作,保持其在欧亚大陆和印太海洋间的摇摆地位。第二轮疫情之后,印度可能将进一步推动加强QUAD的军事合作。三是印度希望引进更多的外部力量,特别是欧洲的力量,以平衡中国的影响。印度希望通过加入G7以及G7推出的对冲和替代“一带一路”的B3W倡议实现这一目标。“印太”地区区域内博弈者增多,地区局面更加混乱。
印度一些战略界学者提出,印度应该重新加入RCEP,但印度政府可能更加倾向于与英美和欧洲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如果印度真的重新提出要加入RCEP,中国确实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印度在国际机制中一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作风。
最后,印度很可能成为新冠变种病毒的发源地,被孤立。当前,印度第二轮疫情还没有结束。印度政府担心经济停摆,不愿采取大规模封锁的措施,第三轮疫情暴发的可能性很大。印度很可能将成为一轮又一轮新冠变种病毒的发源地,对地区和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从而被世界孤立。
印度未来对华政策走向
印度对华政策是建立在印人党国内政治议程、印度的全球大国野心和美、俄等国对华政策的基础之上。印度在经过第二轮疫情的肆虐之后,我们看到印度社会内部确实在发生变化,但印度国内没有能够和莫迪竞争的政治领导人,反对派也不能团结起来对抗印人党。在对华政策方面,虽然疫情使得印度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霸权野心受到抑制,但其与中国争夺地区影响力的企图没有变化,甚至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印度所运用的手段也将更加卑劣,破坏性更强。印度疫情的蔓延恶化了周边国家防疫形势,中、巴与阿富汗、斯里兰卡、尼泊尔、孟加拉国已经建立了防疫机制,开展抗疫合作。印方认为,这对其势力范围形成了挑战。印度在周边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进行争夺和破坏的行动可能将增加。印度将会利用达赖问题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一道在西藏问题上制造麻烦。
印度不能容忍中国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并且认识到,无论印度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在综合国力上赶上中国,那么印度要做的就是寻求与其他“志同道合者”结盟,从而在所谓“印太”地区平衡和遏制中国的发展。由于美国拜登政府已经表明其坚决遏制中国崛起的决心,为此团结其盟友,并且企图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因此莫迪政府仍然抱有很大的期待。印度暴发第二波疫情之后,中方积极提供制氧机等抗疫物资,印度不仅不感激反而对中国百般污蔑,在边界地区加强战备。对华强硬已经成为印度的“政治正确”,他们希望中国在面对国际压力下主动向印度退让。印度主动改善对华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从印度一再释放对巴基斯坦缓和的信号来看,印度确实希望消除“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对付中国。中国应密切关注印度国内政治动向及其地区外交政策,坚决反击印方挑起冲突转移其国内民众注意力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