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王宪举
2022-12-1
一、2022年俄美欧关系决裂并形成严重对抗 俄美关系经过多年的激烈对抗和“斗而不破”,2022年终于破裂。俄乌冲突的爆发及俄美在乌克兰的较量,既是苏联解体遗留问题积累所致,又是冷战结束30年来俄与美西方之间最严重的一次博弈,不仅关系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命运,关系到美国、北约和欧盟的地位和利益,也关系到国际秩序演变趋势。
2月24日俄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国对俄在政治、人员、军事、经济、金融等各个领域采取全面而严厉的制裁,美俄关系跌入冷战结束以来的谷底,降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31年以来最坏的程度。美国率北约其他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数百亿美元和先进武器装备、军事情报、人员培训、作战方案等援助。10月27日美国防部发布2022年度《国防战略》《核态势审议报告》《导弹防御评估报告》,称俄“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纠集其西方盟国一起打压俄罗斯。3月24日北约举行特别峰会,“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呼吁普京“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并从乌克兰撤军”。北约决定在其东翼部署4万名士兵,在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建立4个新的战斗群。6月马德里峰会批准《北约2022战略概念》,称俄罗斯是北约成员国安全和欧洲大西洋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和直接的威胁”。北约将其快速反应部队从4万人增加到30万人。北约还利用俄乌冲突进行第六轮扩张。7月5日,斯托尔滕贝格秘书长与芬兰外长哈维斯托、瑞典外交大臣林德签署了芬瑞两国加入北约组织议定书。
自2月底至10月,美欧等西方国家共对俄罗斯采取了八轮制裁,多达1.1万个项目。制裁重点是能源领域,以便大幅减少欧盟国家对俄的天然气和石油依赖。
二、俄罗斯外交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2022年俄罗斯在外交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有三个,一是在国际上得不到多数支持。在联合国大会进行的几次关于乌克兰问题的投票,支持俄罗斯的仅有5票,绝大多数都投了反对票或弃权。
第二个困难是俄罗斯与美欧、北约的关系降到冰点。实际上俄罗斯不仅同乌克兰作战,而且是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较量。在经济和金融战线,俄罗斯面临美国、欧盟、日本等西方主要国家的联合制裁。俄与美欧之间的铁幕重新降下,许多俄罗斯学者对俄欧关系前景非常悲观,认为考虑到西方政治、经济和道德发展的趋势,“至少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内”俄欧关系难以改善。
第三个困难是俄与美欧在独联体地区的博弈加剧,俄对盟国的支配能力减弱。独联体地区进入更加动荡、改革进程复杂和危机增加的新阶段。
三、俄罗斯外交的积极应对之策
(一)俄罗斯外交为应对美西方制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1. 对抗和谈判相结合。在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拱火”乌克兰的同时,9月下旬俄美启动“红色电话”。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秘密与俄总统外交助理乌沙科夫、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联络,就避免核冲突和防止乌克兰军事冲突扩大交换意见。10月30日俄外长拉夫罗夫说:“俄罗斯包括总统在内,准备就乌克兰问题进行谈判的立场没有改变。”
俄美采取既对抗、又对话的方式,说明双方还不愿意看到军事对抗发展到完全失控、北约军队直接参与作战,甚至打核战的程度。这也说明,俄罗斯在兼并乌东四个州之后,已经有了开始和谈、进行交换,甚至结束特别军事行动的基础和条件。而美国出于国内形势和盟国利益的考虑,也有促使俄乌尽快停止战争的意图。
- 针对西方广泛而严厉的制裁,俄罗斯宣布“不友好国家”名单、要求“不友好国家”购买俄罗斯天然气须用卢布支付,以经济手段和利益奖惩区别对待各国。
- 区别对待北约和欧盟成员国。西方世界并非铁板一块,其成员国在对俄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存在差异。俄利用矛盾,着重搞好与土耳其、匈牙利、意大利、奥地利、希腊等国关系,通过它们在北约和欧盟内部制造不和,难以就一些涉俄的重要问题(例如批准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禁止进口俄天然气并对俄天然气限价)达成协议。
(二)俄罗斯在维护其基本盘方面也打了一套组合拳
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俄白联盟国家、欧亚经济联盟、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以及俄罗斯发挥重要作用的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不仅没有被破坏,而且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主要表现为:俄白联盟国家建设加快、集安组织得到巩固、俄在独联体的主导地位犹在、上海合作组织得到扩大;金砖国家集团也就扩员达成共识。
俄罗斯充分利用其与土耳其、伊朗、印度的良好关系。俄土关系在俄的中东外交、东西方平衡外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印度对俄乌冲突持中立立场,不参加对俄制裁。伊朗则向俄提供了其迫切需要的无人机等武器。俄罗斯还积极做中东非洲(包括阿拉伯国家)的工作,使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态度。
四、俄优先发展对华战略协作
发展与中国关系是俄罗斯对外关系中的重点和优先方向。2022年,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俄本着中俄两国2019年确定的“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方针,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在双边关系层面,中俄依旧保持全面协作。2月4日普京总统来华访问并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两国发表《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对当前重要国际问题发出“共同声音”。9月15日,普京和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峰会期间再次会晤,就中俄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9月7日至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应邀访俄,并出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
良好的政治关系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发展。1至9月,中俄双边贸易额为13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全年贸易额将达到1650亿至1700亿美元。中俄贸易的主要特点是:(1)连续第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仍是俄最大贸易伙伴,俄在中国外贸伙伴中的地位跃升到第八位;(2)能源合作是重点,今年俄超过沙特成为对华最大原油供应国;(3)中国机电设备出口占对俄出口50%以上,家用电器、智能手机、小汽车、工程机械在俄市场占比激增;(4)今年中国从俄进口的农产品将超过60亿美元,对华粮食出口可达100万吨;(5)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黑龙江上第一座铁路桥和第一座公路桥投入使用,结束了中俄界河上没有桥梁的历史;(6)在去年对俄投资33亿美元基础上,双方继续就建设叶尼塞河大桥(投资100亿卢布)、新的木材加工企业(投资1070亿卢布)等项目洽谈;(7)科技合作谱新篇,中国北斗和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合作协议已经签署。
与此同时,中俄经贸合作也存在以下问题:(1)相互投资较少;(2)俄罗斯投资环境亟需改善。在俄中国总商会有4000多家会员企业,中国商人50多万。但一部分人“缺乏准备,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3)地方合作成效不明显,潜力未充分发挥;(4)科技合作存在文件签得多、落实少,找不到抓手的问题。中方一些地方领导急于求成,喜欢做表面文章,用签署一些合作意向书当政绩。俄方则存在资金缺乏、热情不高、履约率低、不信守合同等问题。鉴此,中俄应努力增加相互投资,尽快修订和完善两国投资风险保护协议、中小企业合作和风险防范协议,夯实两国投资合作的法律基础。
在发展对俄关系时,我们应防止两个极端倾向:一是在中俄经济实力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俄方十分强调平等原则。中国则有人经常把“俄罗斯GDP只比广东省多一点”的话挂在嘴边。我们一定要注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绝不要轻视俄罗斯,要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同时要注意另外一个倾向,就是政治平等不意味着事事退让,也不意味着不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利益。俄罗斯外交擅长强势和僵硬作风,我国有时对它谦让和照顾较多(例如,在俄强烈坚持下,2017年我国同意印度加入上合组织,而印度刚加入就在中国边境挑衅滋事、反对“一带一路”倡议、参加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
今后一个时期,由于遭到美西方遏制,俄罗斯竭力要组建与西方对抗的“非西方国家联盟”,试图把上合组织、金砖国家都纳入俄“大欧亚伙伴关系”框架,建立集团对抗的新国际秩序。为了应对SWIFT制裁,俄在国际贸易中努力以“本币结算”取代美元和欧元结算,在工业生产中大力实行“进口替代”。对于俄罗斯这些做法,我国应继续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该支持的支持,该保留的保留,妥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