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杨毅龙
一、背景
香港被誉为“东方之珠”,是国际大都会的繁荣经济和多姿多彩的夜生活互相辉映的真实写照。可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前景依然暗淡,夜经济更是缺乏活力。2023年9月下旬,特区政府推出“香港夜缤纷”,希望借此刺激夜经济,但成效不太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消费信心和旅客访港热度不足。从2023年6月至8月经季节性调整失业率为2.8%来看,就业形势不算严峻,但市民购买力没有体现于夜经济,反映市民消费模式和文化有了转变,政府、工商界和其他相关团体,必须了解当中的深层问题才能破局。
笔者从1980~2000年代繁荣的夜经济出发,分析促进夜经济蓬勃的有利因素,继而分析近年夜经济衰落的原因,并提出振兴特区夜经济的建议。
二、夜经济繁荣时期的特征
香港夜经济可以基本分成三大类:一是分布在中环、湾仔和油尖旺一带,以酒吧文化为主的消费模式;二是以各个大小商场、购物中心和楼上店铺为主的消费模式;三是以各区地摊经济为主的消费模式。这三种模式吸引不同类型的夜消费群,但这些人群都主要光顾以餐饮和娱乐为主的夜经济。
从经济学和政府财政收入角度,第一和第二类比较“正规”,以发牌制度和税收制度作系统监管。第三类则是社会气氛的真实反映,只是难以统计和纳入税收制度。
回望1980~2000年代,上述三类夜经济大部分时间(除了经济波动和非典型肺炎疫情)都十分蓬勃,闹市酒吧、夜宵、KTV和甜品店林立,夜夜笙歌。各区、各个地铁口或交通枢纽旁都容易找到各色各样的夜消费。车仔面、碗仔翅、咖喱鱼蛋和鸡蛋仔等,更是香港夜经济街头小吃的代表。
然而,随着城市管理、社区零售业营运模式转变、旅游业和新冠疫情等因素变化,上述三类夜经济陷入比较困难的时期。
三、夜经济衰落的天灾与人为因素
不少人认为是疫情打击了夜经济,但这个观点不够全面。夜经济萧条是综合因素导致的:
- 城市和街道管理日趋严格:2000年代或之前,香港的摊贩摆卖十分普遍,地铁站、公交站、村口和其他人流热点,都能看到小贩,摆摊货品琳琅满目(包括衣服、日用品、蔬菜水果、小吃和小饰品等),为市民提供一个相对便宜的消费选择。当时,晚上摊贩的各类小吃构成了街头文化的重要一景。其后,政府对于街道管理日趋严谨,对非法摆卖、无牌小贩和街头熟食贩进行大规模扫荡(俗称“走鬼”),被抓的小贩货品全被充公,更会被罚款。至于小贩牌照制度方面,2009年初落实小贩发牌政策检讨后,食物环境卫生署署长在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期间,只签发61个新的流动(冰冻甜点)和218个新的固定摊位(其他类别)小贩牌照,并实行“一户一牌”政策,即每户(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只可获签发一个小贩牌照,不得持有多个小贩牌照。除了有牌照的流动小贩和固定地点摆卖的小贩,其他都属于违法。自此,大大减少了小贩活动,除了庙街、花园街、女人街和深水埗一带的固定摊贩,其他街道两旁的小贩摆卖盛况不再。截至2014年,流动小贩牌照只剩下455个,在此背景下,缺乏小贩摆摊的地区夜经济确实难以蓬勃。
- 社区商场的更新:2000年代,香港不少区域的公共屋邨商场产生了明显变化,即由房屋署管理变成领展管理。一直以来,领展的营运模式引起不少争议,但领展更新老商场确实提升了部分商场的经济活力。与此同时,各区新落成不少大型购物中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流,改变了部分市民的消费习惯。这些商场大多在凌晨12点前关门,绝少通宵达旦,在没有小贩和商场早关门的情况下,地区夜经济渐渐衰落。
- 新冠疫情防控:2020-2023年的防疫措施对餐饮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酒吧和其他夜店长期关门,饭店和餐厅被限制人数和营业时间,大大影响了业界运作,多家夜经济商店因无法营运而结业,部分夜经济消费群在没有好去处的情况下,改变了消费模式(例如:工厂大厦和其他楼上店铺)。加上,外来游客大幅度减少,对于核心商业区的连带经济链破坏严重。
- 商店人力资源成本:承上述,防疫措施打击了夜经济,行业从业员在长期失业或就业不足的情况下,纷纷另谋出路,他们离开后不一定愿意回流这些容易受到疫情和旅游业影响的行业,纵使疫情后部分夜经济投资恢复,但业界反映难以招聘人手,使商户同时面对人手和客户不足的两难情况。
- 旅游业复苏步伐不似预期:2023年上半年,访港旅客只能恢复至疫情前约40%,暑假的数据稍微好一些,但旅客因素仍是会降低整个香港经济复苏的动力,而夜经济中酒吧、夜宵和零售等缺少旅客支持,当然未见起色。过往繁华的油尖旺、铜锣湾和上水等内地旅客热点,晚上9点后气氛冷清,反映了旅客热点区的萧条。
- 科技发展与消费文化改变:疫情减少了人与人的正面接触,餐饮堂食大受打击,外卖自取或网上点餐流行起来,特别是青年群体,手机点餐和网购成了新趋势,使得以餐饮业为主的夜经济一部分被取代,加上夜间点餐文化改变,短时间内难以扭转,而街道晚上冷清也是一种气氛,影响部分市民晚上消费的心态。
- 居家娱乐新文化:随着互联网娱乐发展,居家娱乐(包括:网上直播、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和联网电竞等)已经成为新文化,街头娱乐具有地区、时间和消费能力的局限性,容易被居家娱乐替代。因此,政府和夜经济主办单位必须别出心裁,才能重新吸引“居家一族”出门参与夜经济。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夜经济陷入一片萧条。从社区治理层面来说,街道管理确实改善了“阻街”、非法摆摊和相关的卫生问题,改善了市容。优化小贩牌照制度也杜绝了“炒卖牌照”的不良风气。未来的城市管理,应该在刺激经济和街道管理中探索平衡点,才能让执法部门、商户、小贩和市民多方共赢、各取所需。
四、总结与建议
曾经繁华的香港夜经济,是海港两岸夜生活与各区街头夜经济结合的成果,两者各有客户群,没有高低、没有贵贱、没有雅俗之分。政府若要刺激夜经济,决不能侧重海港两岸而忽略各个社区和小街道,决不能扶持中产白领的休闲点,而忽略劳动人民的消费选择,政府应该一视同仁增加市民消费信心,鼓励各个阶层共同振兴香港夜经济,具体建议如下:
- 放宽流动小贩牌照申请、摆摊时间和摆摊范围:全港18区只有约450个流动小贩牌照,则每个区约25个,其中会在晚上摆摊的更是屈指可数,商场关门后必然是静夜冷清的社区。因此,政府应该按照各区人口,分区发放有摆摊时间(例如晚上9点后)和范围(例如:地铁口或公交站20米外,不能阻塞行人道)等限制的新一批小贩牌照,让这一批小贩新力军为地区夜经济注入新动力。
- 加强土地支援和设施配套,划定球场、空地和特定街道作为各区夜宵特许美食广场和文娱表演地带,“区区有特色夜市”凝聚夜经济人气:特区政府应尽快选出各区短期内(如2至5年)不会发展的土地,做好交通、水、电、排污和摊位设施等配套,以短期租约形式(约3个月至半年)开放给个体户投标经营。另外,以发牌制度集中管理熟食小贩,街头小吃和路边美食是夜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内地不少网红点、步行街等都有美食摊贩,特区政府应积极参考,尽快在各区选址开设夜间美食广场,在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的前提下,允许熟食小贩“重临香港”,以特色美食激活夜经济,以民间智慧创造新的香港特色街头美食文化。
- 多举办夜间特色嘉年华,划定青年文化、艺术、展览和表演区:夜经济离不开青年群体,政府应该按照时下青年人的喜好,打造一些青年文化、艺术和音乐“自由空间”,划定部分区域让青年发挥艺术才华,配合夜间特色嘉年华的各种餐饮和零售,提供一些“让青年人吸引青年人”的夜间去处。
- 扩大24小时通关范围和优化交通配套:现24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以大巴为主,往返点有限,对于来港参与各大小盛事或观赏演唱会等活动的内地旅客极不方便,曾经多次出现演唱会后“挤爆”皇岗口岸的场面。两地应该早日增加24小时通关口岸,积极开通铁路口岸(即罗湖或福田口岸)24小时通关。与此同时,支持跨境巴士公司多增加夜间路线和停车点,特别是往返大型购物中心或盛事活动场所,便利两地人员往来之余,吸引周边城市旅客来港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