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香港政策研究中心 王名扬
2022-11-1
长久以来,香港作为内地与国际联通的窗口,资金、人才、物料及其他生产要素能够自由进出是经济繁荣的基石。新一届香港政府《施政报告》有不少篇幅提到香港的人才流失情况,并提出多项措施吸引人才来港,便是留意到社会对于生产要素离开香港的忧虑而做出的回应。基于香港社会的反馈和香港人才流失隐忧,天大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早于本年7至9月就此进行分析,并深访外来专才及金融业代表,以了解人才流失的原因,探讨吸引人才回流的策略。本文提出人才循环概念(Brain Circulation)及相关政策含意,意在从不同视角审视人才进出香港的模式。
作为国际大都市,香港一直鼓励和推动境外专才加入香港的不同行业,尤其是金融、教育、资讯科技等方面有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才,其中不少人掌握企业的生产要素流向,洞悉国际资金链、生产链、价值链的趋势,对香港经济的繁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环境下,香港的产业单一性、作为内地与国际联通的窗口地位,都令香港处于相对脆弱的境地。
如何扭转香港产业单一局面,应对中西贸易争端,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增强香港的自生能力是一个急需处理的问题。而完善人才循环将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应引起各界重视。
香港在疫情下的经济和就业状况
香港的经济活动在疫情初期仍然活跃。以香港金融服务业为例,即使在2020年其他行业受到疫情重创(例如旅游业的生产总值大跌9成)情况下,金融服务业的生产总值在2020年度比2019年度增加了2.9%,达到5,980亿港元,其经济贡献比重亦稳步增加至GDP的23.3%。
从行业增长的数据推断,香港支柱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截至2021年底,金融、保险、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业合计聘请了约86万人,占就业人口22.9%,比2019年年底时聘请约84万人有所增加。即使在香港整体经济和就业转差的情况下,香港支柱行业仍在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支柱行业增加招聘的人手,很可能只是中低增值的职位,而非掌握资金、生产要素流向的企业中高层职位。2022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全港的就业人口中,经理职业人数只剩下约40万人,比2019年同期下跌约5万人。同时,专业人士亦跌至65万人,下跌了大约1万4千人。辅助专业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亦各减少约1万4千人。综合而言,量化数据与访问所得吻合,香港的管理层、行政层专业人才以及技术人才和职位都正在流失。
香港总商会在2022年1月进行的企业调查发现,在港企业的青年中级和初级管理层流失严重,其中工程和技术行业的流失最为严峻。调查亦指出约四成受访企业表示员工离港令营运受到影响。30-49岁的专业人员流失严重,可能会导致行业青黄不接。同时,根据有关研究报告,定居香港并拥有超过100万美元资产的高资产净值人口由往年的14.5万人降至现在12.51万人,反映一定数量高资产净值人士在香港经历财富贬值,或选择离开香港。
高资产净值人士在香港的数量减少,特别影响投资机构的部署。作为香港支柱行业之一的金融业本质上是追逐资产去向的行业,资产流出香港,相关职位亦会相应减少。职位的转移令不少海外专才考虑是否应返回原地或到其他地区工作。随着2022年上半年不少邻近地区逐渐恢复正常的经济活动和放松人口流动管制,选择离开的人也自然增加了。
隔离措施是否只是导火线?
我们在进行研究时,从企业和个人两个层面访问企业管理层、猎头公司和个别专业人士。
从企业层面来说,一些金融业的龙头公司指出,香港迟迟未向海外通关,确实逐渐失去作为国际联络中心和毗邻中国内地窗口的优势;由于先前已经将人员调配到其他地区,例如新加坡,因此即使香港放宽隔离措施,这些公司暂亦未有打算在香港重新开设相关职位,加上香港的甲级写字楼租金高昂,减少驻港职位有助减省开支。人才落脚点转移引致跨国企业重整亚洲策略、全球部署,导致本来在香港开设的职位永久流失,若香港未能迅速提供诱因,从结构上会影响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前景。
从跨国企业的角度而言,即使香港放宽入境检疫规定,现时来往香港的航班、船期、陆路交通配套仍然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不足以应付企业营运需要。一些对于时间敏感的行业(例如创科、金融、贸易、船务等行业),对人员、物资畅顺交通的需求巨大,因此在交通完全恢复前,无法以香港作为企业基地。再加上航班、船期紧张等情况导致交通成本上升,企业在安排人手在香港营商的成本大大提高,不利商贸。
从个人层面而言,大部分在香港就业的海外人才反映香港实施的防疫措施引致出入境条件随时更改,增加了他们及其家人往返各地的困难,令他们萌生去意。同样,港人在外升学的子女亦对在港找到适合的工作不太乐观。不少选择在外继续进修或留下工作,以致减少了以往每年毕业返港的新力军。
以上调研反映了部份香港人对香港经济现状及其原因的认识。这种认识毫无疑问对政府决策将形成压力。但是,香港必须意识到以下几点:首先,香港之所以成为香港,是因为它长期以来是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窗口。随着内地开放的窗口增多,香港继续依赖以往的窗口地位来获得繁荣的道路会越走越窄。其次,也正因为香港的历史是因为其作为窗口而繁荣,因此任何离开内地而奢谈香港与国际市场的自由港优势,都是空中楼阁。再次,在防疫问题上,香港将面临着与内地通关还是与国际市场通关的两难选择。绝不是说香港仅仅与国际市场通关,无视内地通关就可以繁荣香港的经济。没有和内地通关,仅仅和国际市场通关,香港仍旧没有什么吸引力。最后,香港的经济,必须放在全球经济危机和西方对中国等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大环境下来看,无视全球的宏观经济环境,而只把香港现状归于具体某个措施,就不可能开出正确的药方。
香港目前倾向关注引进核心产业的人才,对其它产业的人才则设置了重重障碍。例如建筑业人手长期不足,却面对申请补充劳工获批率偏低的情况。这与香港未来发展的方向相违背。香港在人才问题上的根本解决方案,在于香港应当摒弃既有的产业单一化思维,发展多样化产业,以及在多样化产业中,依托内地发展重点产业,由此吸引多样化人才。在内地开放窗口不断增多、国际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试图延续固有的经济模式,是难以持续的。而认为香港可以抛开内地、单方面与国际市场自由融合就可以获得繁荣的想法,则是无视香港之前繁荣的根基在于充当内地几乎是唯一的窗口。因此,香港社会的声音,仍需要政府、教育等部门细心诠释,让社会真正了解香港的过去、现在,并由此认识清楚和制定政策建立香港的未来。
脑力循环概念
人才固然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将人才动向视为不可逆转的零和游戏,过于简化了国际市场运作模式。事实上,人才流动有更复杂的规律。许多理论讨论了这个问题。其中,“脑力循环”(Brain Circulation 又译作“人才循环”) 是更贴近现实的宏观理论,可以解释国际人才流动。该理论指出,基于不同市场的比较优势,人才不断循环于市场之间。人才外流可以是短暂的。举例说,我国的“海归”留学生,不少在学有所成甚或累积数年海外工作经验后,再重新投入中国市场。事实上,一些获得海外经验的人才在重新投入脑力循环前,往往会考虑不同市场之间的晋升和发展空间。
脑力循环与政策环境息息相关。运用到香港以及大湾区发展的格局上,脑力循环的政策含意便是让香港和澳门、内地九市合作,设计方便人才跨境流动的政策,以带动经济发展。香港与国际联系紧密,香港、内地、国际的人才可以相互流动,循环就业。例如香港的本地及国际创科专才众多但企业缺乏产品试验基地,如果能便利人才到内地就业,则可以让人才累积生产知识,亦同时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同样地,放宽内地人才过境到香港就业,可以让有丰富生产经验的部门向国际投资者直接进行游说,亦可以协助人才和企业累积经验。
建议
香港迫切需要创造合适的政策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尽快恢复海陆空交通安排,抗疫兼顾经济。
疫情期间,企业即使有意派人到香港进行商贸活动,亦难觅得合适交通方式。以航空情况为例,疫情期间每天来往香港的客运航班数量相比疫情前大幅下降82.3%。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重启香港国际交通。
- 改善居住环境、提供便利过境措施,吸引人才重返香港。
随着检疫措施放宽,应该积极鼓励原先在港工作的人才重返香港。降低人才居住成本方面,可以考虑将公司代缴的租金纳入“住宅租金的税项扣除”范围。香港应该加强力度支持举办大型体育活动等盛事,并简化申请程序。长远可考虑重设盛事基金支持各类型民间团体协办盛事,让香港重新成为亚洲盛事之都。
香港应该进一步简化申请境外人才来港工作的程序。不仅金融、资讯科技行业,其他相关行业亦应该持更开放态度对待外来人才。
- 推动香港院校与内地院校开办双学位课程,延长外来学生的签证时间。
加强与内地教育机构合作,例如鼓励香港院校跟内地院校合办课程,让学生可以在两地轮流上课,毕业时可以获得两地院校的毕业证书,并获得两地承认学历。
两地政府应做出相应安排,让相关学位的毕业生有机会在内地或者香港求职,或是在两地之间交替就业。这样可以让香港和内地的人才相互流动。另外,应该延长毕业生签证时限,由12个月逐步延长到三年或五年,鼓励人才留港就业和循环到香港工作。
- 定期审视香港人才清单;聆听业界意见,指导教育机构。
政府应该指导相关学术及教育机构重点培养相关才能,以应付香港各行各业的长远人才需求。教育机构应该针对市场缺乏的人才开设相关科目,以确保本地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与本地就业市场需求匹配。
- 制定跨地域、跨文化家庭友善政策。
为大量跨国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是香港作为国际都会的特色。香港必须考虑国际人才的生活模式,从制度上及生活上满足他们的需求,例如延长签证年期、便利跨国家庭团聚等。
- 产业链升级,重视技术人员,创造高增值职位。
为了增加香港作为人才落脚点的吸引力,应该透过产业升级提升高增值职位的数量。例如香港发展绿色金融的同时注重绿色产业在香港的发展,以实体产业支持融资活动。亦可以加强宣传香港作为大湾区一部分的机遇,分享可复制的实例,让投资者、人才以低成本、低风险利用香港优势拓展大湾区市场。
同时,应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及发展。不论是处理数据的人员,还是将意念创作变成实体商品的技术人员,都应该加以培养,以支持各行各业产业链的全面建设,并避免在技术上过度倚赖外力。
- 对于疫情管控要做好两手准备
香港对于疫情管控要做两手准备。一是要让疫情在放松管控的情况下也能被控制好。二是疫情放松管控后,万一后续疫情加重,香港要准备好承受相应的代价。所以香港应当严密跟踪全球疫情的发展,有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备案。
结论
以上建议,宗旨是让香港成为国际人才工作和居住的首选地点。香港应该作为大湾区和国际之间的人才库,发挥培养和供应人才的功能,并且满足国际人才对生活条件的诉求。纵然面对疫情挑战,甚或将来面对更严峻的挑战,香港仍必须坚持国际大都会的角色,并且作为高层次国际人才在亚洲的首选定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