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雷安琪
2022-2-7
中东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反响积极,随着“一带一路”进程不断推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实施,我国与中东国家的务实合作正不断深化,中东华人华侨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中央政府强调要保护好中国海外利益,并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鼓励华侨参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发挥促进中外友好的桥梁纽带作用,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中东华人华侨是连接中国和中东地区国家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在政治方面,中东华人华侨是中国开展中东地区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向所在国家的政府和公民介绍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宣传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帮助其客观认识中国发展。在经济方面,中东华人华侨支持国家经济发展,通过侨汇、投资、贸易等途径成为引导中东外资进入中国的先锋和主力,同时通过庞大的华商网络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了中国和中东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在人文方面,中东华人华侨是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他们拥有丰富的社团资源、传媒资源、人才资源等,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侨民组织方面,中东海外华人社团数量不断增加,与中国的互动联系更为丰富,涉及领域更加多元,越发关注中国的发展,积极宣传中华文化,形成互相渗透交织的多重网络。
凝聚中东华人华侨力量面临的困难
第一,中东华人华侨组织发展不均衡。根据目前相关报道和已有数据估算,约有上百万华人华侨在中东不同国家生活,大多数华人华侨分布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埃及、摩洛哥等国家。中东华人华侨组织分布极不均衡,相较于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中东地区的华侨联合会、促统会等社团组织数量较少且影响力较弱。现有的社团组织在中东华人华侨中的作用较为尴尬,存在缺乏号召力、内部不团结、与国内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此外,由于宗教、民族、经济、教育,以及迁移时间、居住国的优待政策和吸引力、对中国的了解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个别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基本政治倾向较为模糊,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第二,中东华人华侨在情感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有待加强。中东华人华侨的形成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自晚清到中华民国,中国人前往中东国家务工、学习及从事贸易活动逐渐增加,形成了中东第一代侨民;中东第二代侨民产生于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主要由第一代侨民的后代和少量解放前移居中东国家的政商人员组成;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中国和中东地区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恢复到发展”的转变,大量留学生和商贸人员前往中东,形成新生代侨民,即第三代侨民;改革开放至今,中东华人华侨的组成更为丰富,包括经商、婚姻、探亲、留学、务工,形成了第四代侨民。目前,中东华人华侨以少数民族侨胞为主体,生存状况各异,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较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环境复杂,当地的地方保护主义、各种文化相互交织,以及我国与中东国家文化差异、文化共性较少等因素,使得中东华人华侨在传播中华文化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第三,中东华人华侨侨益保护面临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政治体制存在很大差异,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发。许多国家国内政治形势复杂,政府更迭频繁,政策变动性大。当前,中东国家主要面临着五大安全问题困扰:一是外部力量干预中东事务引发地区动荡,导致领事保护难题,如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等;二是中东国家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危机,如巴以冲突、沙特和伊朗、沙特与卡塔尔等国家由于宗教、政治派别问题引发一系列的摩擦与冲突;三是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及政治转型引发的危机,如2019年阿尔及利亚和苏丹发生的政局动荡;四是恐怖主义威胁,如“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及其分支机构对阿富汗、伊拉克等中东国家构成的威胁;五是社会问题、自然灾害、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等引发的威胁,如地震、洪水、难民危机等因素。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在中东地区日益凸显,如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及高危传染性疾病等。在此背景下,中东地区华人华侨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侨益受到较大的威胁。中东华人华侨面临的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风险系数越来越高,其在海外生存权和发展权均受到严重威胁和侵害。再加上各类中东华人华侨社团组织不能及时补位,不能勇敢坚定地和华人华侨站在一起,也影响了他们对各类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信心。
第四,我国有关中东华人华侨的学术研究薄弱,缺乏理论基础。中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中东华人华侨相关历史,发掘中东华人华侨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资源,有利于发挥中东华人华侨在中国和中东国家交往中的积极作用。然而,学界对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地位的研究十分不足,现有对中东地区的研究大多围绕国际政治、对外贸易、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等主题。国内直接或间接涉及中东华人华侨相关研究的国家立项项目只有二项,有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十分零散、不成体系,是薄弱环节。中东华人华侨领域研究主要存在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学术带头人稀缺、学术研究团队欠缺等问题。相关研究不透彻,使得国家相关部门、企业等机构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中东华人华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无法制定全面、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既不利于发挥“侨资”“侨智”的作用,也不利于凝聚侨心侨力,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
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中东地区海外联络联谊工作。做好联络联谊工作应加强调研和信息共享,拓展中东地区华人华侨和侨社侨团的联系和服务工作,特别是做好华裔新生代工作,引导中东地区华人华侨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第二,加强中东地区中华文化传播及涉侨社团建设。充分发挥中东华人华侨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提高华人华侨的中华文化传播力。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抓住“一带一路”这一历史契机,鼓励促进华文学校、汉语教学培训、中国信息咨询在中东地区的建立和发展,增强当地人对华语华文、中华文化认同。加强海内外文化交流,通过艺术文化交流等形式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民心相通。
第三,提升中东地区海外反“独”促统的战略思维。充分认识到中东地区海外反“独”促统形势的严峻性,充分发挥中东华人华侨的独特作用,着力加强整体战略构建和制度框架设计。全面落实涉侨机构的各项职能,明确任务清单,加强相关部门、团体之间的沟通协调,高度重视中东地区侨社侨团反“独”促统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第四,加大中东地区华人华侨权益保护力度。应中东地区侨情需要,适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驻警务联络官,切实加强对中东地区海外侨胞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完善涉侨立法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华侨权益保护法,为华侨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五,增强中东地区华人华侨领域的学术研究。重视并鼓励学界对于中东地区华人华侨相关领域的研究,加大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与技术支持,在国家层面、省市级层面设立更多涉及中东华人华侨的研究项目。利用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论坛、博览会等平台,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寻找更多学术合作机会,推动相关领域的交流和研讨。
第六,培养中东地区中华文化传播人才。中东地区华人华侨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奋斗,培养出了一批在政治、经济、科技等行业的人才,国家应重点发挥这类精英人才的带动和标杆作用,通过他们在中东地区诠释中华文化内涵,促进中华文化传播,讲好今天的中国故事。